时间: 2025-04-26 13:1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40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作者:白居易
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
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寺庙宿宿的情景。寺庙与人世隔绝,寺门朝向山峦开放。傍晚的钟声响起,寒鸦聚集在一起,秋雨绵绵,病中的僧人显得悠闲。月光隐没在云树之后,萤火虫在走廊间飞舞。作者感到幸运,能够在花香四溢的境界中过夜,暂时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平易近人而著称,关心民生,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其作品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诗中描绘的幽静寺庙,正是他寻求内心平静的寄托。
这首《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诗的开头通过“寺门开向山”展示了寺庙与世俗的隔绝,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随着“暮钟寒鸟聚”的描写,诗中透露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和谐,傍晚的钟声与鸟鸣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安详的气息。
接下来的“秋雨病僧闲”则引入了人文关怀,病中的僧人反而在这份宁静中找到了闲适,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安宁。月光与云树的交错,增强了自然景色的层次感,而“萤飞廊宇间”的意象则为夜晚增添了一丝活泼的气息,暗示着生命在静谧中的流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花界”的向往与感激,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静谧的氛围,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宁静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他在纷扰的人生中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寺庙是如何与世俗隔绝的?
“秋雨病僧闲”中,病僧的心态是怎样的?
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