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3:14
出塞
作者:林大春 〔明代〕
三春已暮尚西征,
慷慨谁怜出塞情。
烽火连年惊汉戍,
乾坤千古限秦城。
风前剑佩明星落,
战后关山青草生。
贾谊迂疏空表饵,
何当投笔静边声。
三春时节已近尾声,仍在向西征战,
慷慨激昂的情怀,谁能理解我出塞的苦衷?
烽火连年,汉朝的边防始终受到惊扰,
天地间千古的界限,犹如秦朝的城墙。
风中,剑佩随风摇曳,星星也逐渐隐落,
战后,关山之中,青草重新生长。
贾谊的文章虽有深意,却无能为力,
何时我能放下笔墨,安静下来,听那边疆的声音?
林大春,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在当时较为流行,擅长表达边塞情怀和对战争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融。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边境频繁发生战争。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边疆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对战乱的无奈和对家国的忧虑。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关注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三春已暮尚西征”引入,暗示时间不断流逝,却仍然在征战的路上,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壮。诗人用“慷慨谁怜出塞情”表达了孤独的出征者内心的悲凉与不被理解的情感。接着,诗中提到的“烽火连年惊汉戍”,展现了战争对边防的持续威胁,反映了历史的沉重。
而“乾坤千古限秦城”则以历史的长河作为背景,强调了时间与记忆的交错,暗含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接下来的意象,如“风前剑佩明星落”,进一步加深了战士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似乎在告诉我们,战斗不仅是肉体的较量,更是心灵的煎熬。
最后两句“贾谊迂疏空表饵,何当投笔静边声”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思,虽然贾谊的文字有其深刻的见解,但在战乱面前却显得无力。诗人渴望能找到一个平静的时刻,放下笔墨,静听边疆的声音,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对家国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展现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中提到的“烽火”主要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自然
D. 友谊
“贾谊迂疏空表饵”中提到的贾谊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诗中“何当投笔静边声”的意思是?
A. 期待战争
B. 渴望和平
C. 对抗敌人
D. 学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