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出塞曲八首 其五》

时间: 2025-07-27 21:40:02

诗句

出塞笳三叠,横行卒五千。

功期三箭定,勇冠万人先。

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

封侯事竟寝,燕颔亦徒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0:02

诗词名称: 出塞曲八首 其五

作者: 江源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出塞笳三叠,横行卒五千。
功期三箭定,勇冠万人先。
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
封侯事竟寝,燕颔亦徒然。


白话文翻译:

出征的号角声三次响起,五千士兵横行在外。
功勋只需三支箭就能决定,勇气超越万人之上。
口渴时就吃胡人的雪,饥饿时就啃弩弦。
封侯的事情竟然成了梦,燕子的头颅也无所谓了。


注释:

  • :一种乐器,古代用于军中号令或鼓舞士气。
  • :古代士兵的称谓。
  • 功期:指期望取得的功劳。
  • 胡雪:指北方胡人所带的雪,象征着极端的环境。
  • 弩弦:弩的弦,通常指弩的部分。
  • 封侯:封爵,获得高官厚禄的意思。
  • 燕颔:燕子的下颌,诗中形容无奈和徒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封侯”意指古代士人通过战功获得封爵的荣誉。燕子的行为象征着对名利的追求,在战斗中,士兵们的付出与获得可能并不成正比,表现出一种对荣华富贵的无奈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源,明代诗人,以其激昂的军事题材和鲜明的个性闻名。作品多描绘出征的壮志豪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士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背景是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士兵们在战斗中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诗中表达了士兵在战斗中的勇敢与艰辛,以及对荣誉和功名的渴望,但又对这一切的徒劳感到无奈。


诗歌鉴赏:

《出塞曲八首 其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勇敢与艰辛。诗开头的“三叠笳声”,便立即引发读者的注意,仿佛能听到战场的号角声,激起士兵们的勇气。接下来的“横行卒五千”,则展示了出征的浩大阵容,反映出明代士兵的壮阔与气势。

“功期三箭定,勇冠万人先”两句,表达了士兵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荣誉的心态,三箭的设定象征着精准与高效,强调了在战斗中优异表现的可能性。

但接下来“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则转而描绘出士兵在艰苦环境下的无奈与困境,甚至以极端的方式生存,极具冲击力,显示了战场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

最后两句“封侯事竟寝,燕颔亦徒然”,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士兵们为名利而战,却发现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徒劳的,甚至连燕子都无所谓了,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充满了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士兵命运的关怀,展现了江源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塞笳三叠:号角声响起,士兵们准备出征。
  2. 横行卒五千:五千士兵勇猛地出发,展现出强大的气势。
  3. 功期三箭定:希望通过三支箭来获取战功,暗示士兵们的自信。
  4. 勇冠万人先:勇气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彰显了个人的英雄气概。
  5. 渴则餐胡雪:在极端困境中,以胡人的雪作为食物,表现了求生的本能。
  6. 饥来食弩弦:饥饿之际甚至连弩弦都要啃食,显示出困窘。
  7. 封侯事竟寝:对于功名的渴望最终只是一场梦,表明对名利的无奈。
  8. 燕颔亦徒然:燕子的存在显得无足轻重,增强了对荣华的无意义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例如“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
  • 夸张:用夸张的方式描绘士兵的艰辛,如餐雪、啃弦。
  • 象征:燕子、弩弦等意象象征着士兵的命运与追求,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战士们渴望荣誉与功名的冲动,但又在艰苦环境和无奈现实中感到失落,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士人精神的挣扎。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象征号召与战斗的开始。
  • :代表士兵,体现出勇敢与牺牲。
  • 胡雪:象征极端环境,表现生存困境。
  • 弩弦:象征战斗的工具与生存的艰辛。
  • 燕颔:象征无奈与对名利的淡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号角声有几次?

    • A. 一次
    • B. 两次
    • C. 三次
    • D. 四次
  2. “渴则餐胡雪”中,“胡雪”指的是什么?

    • A. 胡人的食物
    • B. 胡人的雪
    • C. 胡人的饮料
    • D. 胡人的衣服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追求?

    • A. 财富
    • B. 名誉
    • C. 权力
    • D. 荣华

答案:

  1. C. 三次
  2. B. 胡人的雪
  3. B. 名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曲八首 其四》:同样是关于边塞战争的诗作,展现了不同的视角和情感。
  • 王昌龄《出塞》:描绘边塞战士的豪情与忧伤,风格相似,值得对比。

诗词对比:

  • 江源《出塞曲》与王昌龄《出塞》
    • 江源更加注重士兵的生存困境与心理挣扎,而王昌龄则侧重于壮志豪情。两者在表达战争的不同侧面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探讨明代诗人及其作品的相关书籍。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与解读的书籍。

相关查询

郊墅杂赋 其十一 临顿里十首 其二 姑苏杂咏 要离墓 姑苏杂咏 采香径(在香山之旁) 过北庄访友 题湘君图 疏竹三禽图 门有车马客行 夜访芑蟾二释子因宿西涧听琴 初夏江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形影相附 躁越 包含旧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瞎天盲地 愧悔无地 先妣 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甘寂寞 绳祖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匿迹销声 包含宝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包含叫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