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时间: 2025-04-22 20:56:59

诗句

岩阴坐清暝,目为山兴注。

妙意不可名,悠然与心晤。

疏泉石中鸣,落叶衣上住。

冷风起虚籁,还向无中去。

三生听钟鱼,偶失来时步。

佛屋估秋风,团团两桂树。

却疑此境中,曾是经行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56:59

原文展示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李弥逊 〔宋代〕

岩阴坐清暝,目为山兴注。
妙意不可名,悠然与心晤。
疏泉石中鸣,落叶衣上住。
冷风起虚籁,还向无中去。
三生听钟鱼,偶失来时步。
佛屋估秋风,团团两桂树。
却疑此境中,曾是经行处。

白话文翻译

在岩石阴影下坐着,夜色渐浓,眼前的山景令人陶醉。
那妙不可言的情趣,恰似与我的内心相交融。
清泉在石缝中流淌,落叶静静地停留在衣襟上。
凉风轻轻吹来,似乎向空无的地方飘去。
隐约听到钟声和鱼的鸣叫,仿佛在迷失了来时的路途。
佛寺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幽静,两棵桂树团团围拢。
不禁让我怀疑,这片境地,曾经是我修行的地方。

注释

  • 清暝:清幽的夜色。
  • 妙意:精妙的情趣或意境。
  • 疏泉:稀疏的泉水声。
  • 虚籁:空灵的乐音。
  • 三生:三生三世,指时间的久远。
  • 佛屋:佛教的房屋,指寺庙。
  • 经行处:修行、念经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作品多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常带有清新、淡雅的特点,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李弥逊游历某个山中静坐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宁静环境中思考人生的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山水情怀,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思想境界。开篇“岩阴坐清暝”即刻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结合“目为山兴注”,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鸣。诗中多处描写了自然的细节,如“疏泉石中鸣”和“落叶衣上住”,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在意境的把握上,诗人通过“冷风”和“虚籁”将自然的声音与自己的内心感受结合,展现了一种内外相通的状态。尤其是“三生听钟鱼,偶失来时步”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两句“却疑此境中,曾是经行处”,更是将思考引向了哲学层面,暗示了诗人对生命和轮回的思索,给人以深思的余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阴坐清暝”:在岩石的阴影下,夜色渐渐清幽。
  2. “目为山兴注”:目光所及,山景引起我的情思。
  3. “妙意不可名”:那妙不可言的意境难以用语言表达。
  4. “悠然与心晤”:这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与我的内心相交融。
  5. “疏泉石中鸣”:稀疏的泉水在石缝中流淌发出声响。
  6. “落叶衣上住”:落叶静静地停在了我的衣襟上。
  7. “冷风起虚籁”:凉风吹起,似乎在空中发出乐音。
  8. “还向无中去”:这声音似乎又向无边无际的空中去。
  9. “三生听钟鱼”:听到钟声和鱼的鸣叫,仿佛经历了三生三世。
  10. “偶失来时步”:不禁迷失了来时的路。
  11. “佛屋估秋风”:佛教的房屋在秋风中显得幽静。
  12. “团团两桂树”:两棵桂树团团围绕,显得格外清幽。
  13. “却疑此境中”:不禁怀疑这片境地。
  14. “曾是经行处”:曾经是我修行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如“妙意不可名”。
  • 拟人:拟人化的描写,如“冷风起虚籁”,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疏泉石中鸣,落叶衣上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山中夜景和自然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宁静环境中获得的心灵安慰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阴:象征着宁静和避世的环境。
  • 清暝:代表着静谧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
  • 疏泉:象征着清澈与生命的流动。
  • 落叶:代表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 冷风:象征着内心的清醒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岩阴坐清暝”中“清暝”指的是?

    • A. 清晨
    • B. 清晰的白天
    • C. 清幽的夜色
  3. 诗中的“冷风起虚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声音
    • B. 心灵的感受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也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虽然风格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弥逊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其七 蝶恋花 中秋无月 蝶恋花 蝶恋花 其六 蝶恋花 其九 蝶恋花·偶读湘雨楼词,戏集集中句,得三解 其二 蝶恋花 其一 丁巳春词 蝶恋花 题菊湖云影 蝶恋花 其四 蝶恋花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坰之惭 妻息 耳字旁的字 忽忽如狂 规开头的成语 东西晋演义 折文旁的字 退慑 金字旁的字 熊罴之力 以肉驱蝇 虚生浪死 包含缔的词语有哪些 本居 儿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竹杖芒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