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时间: 2025-05-09 03:59:28

诗句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

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9:28

原文展示: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白话文翻译:

季子(指季子论才,可能指代某位有才华的人)谈论到马的才能,十年来没有得到调教(即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让人感到可怜。我听说马祖(指马祖道一,禅宗祖师)如今不再是佛了,不像潜夫(潜夫指的是陶渊明,著书立说的人)。

注释:

  • 季子:古代有才之士,可能是指某个人物。
  • 履驹:原意是指踏马而行,后引申为才能出众的人。
  • :调教、培养。
  • 可怜:值得同情,感到怜悯。
  • 马祖:马祖道一,唐代著名禅宗大师,后世尊称。
  • 潜夫:指陶渊明,因其隐逸生活而得名,亦指著书立说的隐士。

典故解析:

  • 马祖:马祖道一是禅宗的一个重要人物,代表了禅宗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潜夫: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诗人,以其田园诗和隐逸生活著称,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多为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朋友交流时写的,表达了对才华与培养的思考,以及对现世名人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才能培养与个人成长的思考。开头提到的“季子论才到履驹”,引出对于天赋与努力的关系的探讨。十年不调的“渠”字,渗透着诗人对当代年轻才俊的惋惜与关心,显示出一种对后辈的期待和现实的无奈。

接着提到的“马祖今非佛”,则是对宗教人物的质疑,意味着在时代的变迁中,曾经的智慧与理想是否仍然适用。最后以“潜夫但著书”结束,暗示着隐逸与创作的精神,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含深远,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古今中外的名人及其追求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触动人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季子论才到履驹: 季子(指某位优秀的人物)谈论到马的才能,暗指有才俊之士。

  2. 十年不调可怜渠: 十年来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令人感到可怜,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3. 自闻马祖今非佛: 听说马祖如今不再是佛,意味着对宗教理想的反思,暗示时代的变迁。

  4. 不似潜夫但著书: 不像陶渊明那样只专注于写作,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批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季子”和“马祖”的对比,强调了才华与环境的影响。
  • 象征:马祖与潜夫分别象征着宗教与文学,展现了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才华与培养的思考,表达了对当代人才的关注与期待,同时也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才能与潜力。
  • :象征智慧与理想。
  • :象征文化与知识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季子”在诗中指代什么? A. 季节
    B. 一位优秀的人士
    C. 一种动物

  2. “马祖今非佛”表达了什么意图? A. 对宗教的赞美
    B. 对智慧的反思
    C. 对佛教的批评

  3. “十年不调”意味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对人才的忽视
    C. 对教育的重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对比李弥逊与陶渊明的作品,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态度。陶渊明追求隐逸生活,李弥逊则对当代人才的培养表示关切,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李弥逊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四首 其三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其一 秋窗雨夜 菩萨蛮·味禅以此阕双调和余貂裘换酒,倚声却答 菩萨蛮 古瓦官寺 菩萨蛮 菩萨蛮 建水燕子洞观攀岩表演 菩萨蛮 菩萨蛮·拟花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片甲不回 乙字旁的字 乃祖乃父 内炼 吉幸 铜螭 乐道好古 嗔目切齿 砖红壤 閠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行字旁的字 诬劾 皮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东床姣婿 闳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