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4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43:42
再用硕夫韵二首
李弥逊
北窗欹卧风引裾,
静看燕雀沿阶除。
攀缘已断蚁旋磨,
结习尚存鱼蠹书。
一区未辨扬雄宅,
驷马不过渊明庐。
苍松翠竹湖边趣,
至乐岂在真知鱼。
在北窗下,我斜卧着,微风轻拂我的衣裳,
静静地看着燕子和麻雀在台阶上跳跃。
我已经放弃了攀登的艰辛,仿佛在磨蚁的旋涡中,
却依旧沉浸于习惯中的鱼和虫的书卷。
这里还未能辨认出扬雄的宅邸,
四匹马也未曾经过陶渊明的茅庐。
苍松和翠竹在湖边的景致中,
真正的快乐难道仅仅在于对鱼的深刻理解吗?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自然与生活哲理,风格清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中,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沉思与感悟。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和韵律的和谐,产生了韵律之美。诗人在北窗下静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通过燕雀在阶前嬉戏的场景,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攀缘已断”,暗示诗人对世俗追求的放弃,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在对比扬雄与陶渊明的居所时,诗人不仅反思了个人的生活选择,也探讨了不同哲学境界的快乐与满足。尤其最后一句“至乐岂在真知鱼”,更是发人深省,质疑对知识的追求是否真能带来快乐,反而可能是对生活本质的忽视。整首诗将自然、生活与哲理完美融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A. 陶渊明
B. 李弥逊
C. 扬雄
D. 谢灵运
诗中提到的“鱼蠹书”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
B. 追求知识
C. 生活的快乐
D. 传统文化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名声的执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