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行香子(茶词)》

时间: 2025-05-02 23:02:51

诗句

绮席才终。

欢意犹浓。

酒阑时、高兴无穷。

共夸君赐,初拆臣封。

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

觉凉生、两腋清风。

暂留红袖,少却纱笼。

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2:51

原文展示:

行香子(茶词)
作者:苏轼 〔宋代〕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
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
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欢快的聚会场景。虽然席间的酒宴快要结束,但大家的欢愉之情依然浓厚,尽兴之时没有尽头。大家共同赞美主人的恩赐,初次揭开的封赏犹如分享香饼,缠绕着金色的丝线,犹如密云中飞舞的龙。喝酒比赛中胜出如同一壶水,胜过千钟美酒的畅快,感受到两腋间的清风带来的凉意。暂时留住那红袖佳人,少去那层轻纱的束缚。放下笙歌,四周渐渐安静,大家都显得从容自在。

注释:

  • 绮席:华丽的席子,指宴席。
  • 欢意:欢快的情绪。
  • 酒阑:酒宴快要结束。
  • 君赐:指主人的恩赐。
  • 香饼:一种美味的点心。
  • 黄金缕:金色的丝线,形容香饼的精致。
  • 密云龙:比喻酒的浓烈和飘逸。
  • 斗赢一水:比喻在酒中胜出。
  • 凉生两腋:形容清风带来的凉爽感。
  • 红袖:指女子的衣袖,暗指美人。
  • 纱笼:轻薄的衣物,形容女子的装束。
  • 笙歌:乐器声,指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尤以豪放派为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苏轼流亡期间,表达了他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与友人相聚共享欢愉的心态,体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苏轼的《行香子(茶词)》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和对生活的热爱。词中描绘的聚会场景不仅仅是酒宴的欢愉,更透出一种人际间的温暖与亲密。开头的“绮席才终”,暗示着宴会的结束,但随后的“欢意犹浓”,则将读者拉回到那种愉悦的氛围中,表现出酒逢知己的畅快与无尽的喜悦。

在意象的运用上,苏轼用“香饼”、“黄金缕”等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美好而珍贵的瞬间,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接着以“斗赢一水,功敌千钟”来表现酒量的豪迈和一同饮酒的乐趣,显示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词的尾声则是对宁静氛围的描绘,既有对欢聚的留恋,也有对安静时光的珍视,突显了苏轼内心深处的从容与淡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绮席才终:宴席刚刚结束,气氛尚未消散。
  2. 欢意犹浓:尽管酒宴已结束,欢快的情绪依然浓烈。
  3. 酒阑时高兴无穷:在酒快喝完的时候,快乐的情绪更是无穷无尽。
  4. 共夸君赐,初拆臣封:大家共同赞美主人的恩赐,刚刚揭开了封赏。
  5. 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看着分发的香饼,金色的丝线,宛如密云中飞舞的龙。
  6.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在酒中胜出如同一壶水,胜过千钟美酒。
  7. 觉凉生两腋清风:感受到清风带来的凉意。
  8. 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暂时留住那红袖佳人,减少轻纱的束缚。
  9. 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放下乐器,四周渐渐安静,大家显得从容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斗赢一水”比喻酒量。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运用香饼、清风等意象,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主题思想:这首词展现了聚会的欢愉与人际间的温馨,表现了生活的乐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绮席:象征着美好的聚会。
  • 香饼:象征着美味与享受。
  • 黄金缕:代表珍贵与细致。
  • 清风:象征着舒适与自在。
  • 红袖:暗示美丽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酒阑时高兴无穷”中的“阑”指什么?

    • A. 结束
    • B. 开始
    • C. 高兴
    • D. 酒量
  3. “暂留红袖”中的“红袖”指什么?

    • A. 酒杯
    • B. 美人
    • C. 菜肴
    • D. 音乐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苏轼的《行香子》更显豪放,前者更多体现了女性柔美的情感,而后者则展现了男性在聚会中的洒脱和豪情。两者虽主题相近,但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迥异,反映了各自的个性与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点绛唇 春闺 点绛唇 点绛唇 其二 梦馀 点绛唇 其四 遣夏东除庵 点绛唇·多事春风 点绛唇 点绛唇 其四 春霁 点绛唇 次吕叔泰韵 点绛唇 清秋 点绛唇 秋日思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棚栏 福为祸始 鬲字旁的字 夙夜不懈 开端 同恶相济 柳宠花迷 邂逅不偶 見字旁的字 前媲 老西儿 黹字旁的字 文结尾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连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