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3:52
合是冰壶寘露寒,果然笔札对金銮。
虽云经世谈何易,谩道忧时事转难。
正气必能回坏證,中流当与障狂澜。
熟知议论平如砥,且把清规作样看。
这就像是寒露中的冰壶,果然笔迹能与金銮相对。
虽然说治理国家谈何容易,空谈忧愁时局却更为困难。
正气一定能扭转坏的证据,在关键时刻应当抵挡狂澜。
熟悉的议论平平如砥石,且把清规作为样子来看待。
施枢(1046-1126),字子文,号澄江,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和高洁的品格受到后人的赞誉。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施枢接到好友刘正父的召试之际,表达了对他前途的祝愿与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政治的忧虑与思考。
这首诗整体上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施枢对社会和政治的深刻见解。开篇以“冰壶”和“金銮”作比,暗示了清冷的环境与权力的对立,表明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观察。接着,诗人表示治理国家的艰难,虽有正义与理想,但现实却充满挑战。最后几句强调了要保持清白的心态与思考,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整首诗不仅是对刘正父的勉励,同时也暗示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强调正义和清白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政治的忧虑与思考。
“合是冰壶寘露寒”中的“冰壶”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正气必能回坏證”,正气的意义是什么?
施枢的诗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政治的思考,但施枢更侧重于正气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现实苦难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