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3
不谓山行得此晴,有名胜处必须经。
玉田草满春无极,石室人稀夜不扃。
自料俗情应厌倦,谁知幽意在空冥。
碧桃却似传消息,一曲琼歌月满庭。
这次山行让我意外地遇到了晴天,想要游览名胜之地,确实要经过这里。玉田的草地春天生机盎然,石室里人少得可怜,夜晚的门却没有上锁。我自己想必对世俗的情感会感到厌倦,谁知道在这空寂之中,幽深的情意仍然存在。那碧桃树仿佛在传递消息,一曲美妙的琼瑶之歌在月光满庭的夜晚响起。
作者介绍:施枢(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松坡,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色。
创作背景:东天目是施枢在游历天目山时所作,正值春季,山中景色宜人,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施枢的《东天目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的开头以“山行得此晴”引入,表现出一种意外的欣喜,暗示了自然的馈赠与人生的偶然之美。接着描绘玉田草地的春意盎然,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石室人稀夜不扃”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山中宁静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在这里,山林的幽静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自料俗情应厌倦”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情感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而“谁知幽意在空冥”则揭示了尽管身处幽静之中,内心的情感依然深邃丰富,体现了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以“碧桃却似传消息”收尾,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感觉,月光下的美妙乐曲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一个优美而富有诗意的结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情感的探索,表达了对宁静、自然和生命本质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田”指的是什么?
“石室人稀夜不扃”中的“人稀”意指什么?
诗人对世俗情感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