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19
雪堂开卷坐分层,自扫西阶待客登。
盟在岂应寒似水,心烦长使热如蒸。
驱车路熟朝停惯,刻烛才多夜坐能。
独有东邻老同姓,为予谈笑解围曾。
我坐在雪堂中,翻开书卷,一层层地阅读,自己清扫西边的台阶,等待客人来访。
我们的盟约岂能像水一样寒冷,心中的烦恼却长久地让我感到热如蒸笼。
习惯了早晨停车的熟悉道路,夜晚则能熟练地刻烛而坐。
只有东边邻居的老同姓,曾经在谈笑中为我解围。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等待秋官(古代官职名)的和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烦恼和孤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以“雪堂开卷”和“自扫西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有序的读书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期待。颔联用“寒似水”和“热如蒸”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内心烦恼的无奈。颈联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习惯和能力。尾联以“东邻老同姓”的形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馨和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烦恼和孤独。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雪堂”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书房 B. 诗人的居所 C. 诗人的花园 D. 诗人的办公室
诗中的“盟在岂应寒似水”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友情的冷漠 C. 对友情的失望 D. 对友情的遗忘
诗中的“心烦长使热如蒸”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平静 B. 内心的焦虑 C. 内心的喜悦 D. 内心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