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

时间: 2025-05-22 12:27:43

诗句

古墓前头月一池,璧纹浮动不成漪。

半空影落秋毫见,午夜光生老蚌知。

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谁赋谪仙诗。

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27:43

原文展示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 李东阳 〔明代〕

古墓前头月一池,璧纹浮动不成漪。 半空影落秋毫见,午夜光生老蚌知。 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谁赋谪仙诗。 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墓地前,月光洒满了一个池塘,池水如璧玉般纹理浮动,却未形成波纹。 月光从半空中投下,连秋毫都能看见,午夜时分,月光照亮了老蚌,它也感受到了。 不需要犀牛角火来照明,谁能穿着锦袍吟咏谪仙的诗篇。 回忆起过去的游览,这里是令人伤心的地方,又是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时候。

注释

  • 璧纹浮动不成漪:璧纹,指璧玉般的纹理。这里形容池水在月光下呈现出玉石般的纹理,但并未形成波纹。
  • 秋毫见:秋毫,指极细微的东西。这里形容月光非常明亮,连极细微的东西都能看见。
  • 老蚌知:老蚌,指年老的蚌。这里用老蚌感知月光来比喻月光非常明亮。
  • 犀火不劳温峤照:犀火,指犀牛角燃烧的火,古代认为犀火能照亮暗处。温峤,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善于用犀火照明的人。这里表示不需要犀火来照明。
  • 锦袍谁赋谪仙诗:锦袍,指华丽的衣服。谪仙,指被贬谪的仙人。这里表示谁能穿着锦袍吟咏谪仙的诗篇。
  • 旧游回首伤心地:旧游,指过去的游览。这里表示回忆起过去的游览,这里是令人伤心的地方。
  • 乂是烟愁雨暝时:乂,又。烟愁雨暝,指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时候。这里表示又是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时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为徐用和御史墓山所作的八首诗之一。徐用和是明代的一位御史,墓山可能是指他的墓地所在的山。李东阳在游览徐用和的墓地时,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光下的古墓和池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古墓前头月一池”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月光洒在池塘上,形成了一种幽美的意境。“璧纹浮动不成漪”则进一步以璧玉般的纹理来形容池水的静谧,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半空影落秋毫见,午夜光生老蚌知”两句,通过月光照亮细微之物和老蚌感知月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和神秘。“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谁赋谪仙诗”则通过对犀火和锦袍的提及,暗示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逝者生前风采的追忆。

最后两句“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景象,更加深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墓前头月一池

    • 意思:在古老的墓地前,月光洒满了一个池塘。
    • 用词:古墓、月一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 意象:古墓和月光下的池塘,形成了一种幽美的意境。
  2. 璧纹浮动不成漪

    • 意思:池水如璧玉般纹理浮动,却未形成波纹。
    • 用词:璧纹、浮动、不成漪,形容池水的静谧和美感。
    • 意象:璧玉般的纹理,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3. 半空影落秋毫见

    • 意思:月光从半空中投下,连秋毫都能看见。
    • 用词:半空、影落、秋毫见,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
    • 意象:月光照亮细微之物,增强了月光的神秘感。
  4. 午夜光生老蚌知

    • 意思:午夜时分,月光照亮了老蚌,它也感受到了。
    • 用词:午夜、光生、老蚌知,用老蚌感知月光来比喻月光的明亮。
    • 意象:老蚌感知月光,增强了月光的神秘感。
  5. 犀火不劳温峤照

    • 意思:不需要犀牛角火来照明。
    • 用词:犀火、不劳、温峤照,表示不需要犀火来照明。
    • 意象:犀火,古代认为犀火能照亮暗处。
  6. 锦袍谁赋谪仙诗

    • 意思:谁能穿着锦袍吟咏谪仙的诗篇。
    • 用词:锦袍、谁赋、谪仙诗,暗示了对逝者生前风采的追忆。
    • 意象:锦袍和谪仙诗,增强了诗中的怀念之情。
  7. 旧游回首伤心地

    • 意思:回忆起过去的游览,这里是令人伤心的地方。
    • 用词:旧游、回首、伤心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
    • 意象:旧游和伤心地,增强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8. 乂是烟愁雨暝时

    • 意思:又是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时候。
    • 用词:乂是、烟愁、雨暝时,加深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 意象:烟愁雨暝,增强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璧纹浮动不成漪”中的“璧纹”比喻池水的静谧和美感;“半空影落秋毫见”中的“秋毫见”比喻月光的明亮。
  • 拟人:如“午夜光生老蚌知”中的“老蚌知”用老蚌感知月光来比喻月光的明亮。
  • 对仗:如“古墓前头月一池,璧纹浮动不成漪”中的“古墓”与“璧纹”,“前头”与“浮动”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下古墓和池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月光、池水、老蚌等意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幽美而忧伤的氛围,增强了诗中的怀念和感慨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墓:象征着逝者和时光的流逝。
  • 月一池:象征着静谧和神秘。
  • 璧纹:象征着池水的静谧和美感。
  • 秋毫见:象征着月光的明亮。
  • 老蚌知:象征着月光的神秘感。
  • 犀火:象征着古代的照明方式。
  • 锦袍:象征着逝者生前的风采。
  • 谪仙诗:象征着逝者生前的诗才。
  • 旧游:象征着过去的游览和怀念。
  • 烟愁雨暝:象征着忧伤和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璧纹浮动不成漪”中的“璧纹”指的是什么?

    • A. 璧玉般的纹理
    • B. 池水的波纹
    • C. 月光的影子
    • D. 古墓的痕迹
  2. 诗中“半空影落秋毫见”中的“秋毫见”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毫毛
    • B. 极细微的东西
    • C. 月光的影子
    • D. 古墓的痕迹
  3. 诗中“午夜光生老蚌知”中的“老蚌知”用什么来比喻月光的明亮?

    • A. 老蚌感知月光
    • B. 老蚌的壳
    • C. 老蚌的珍珠
    • D. 老蚌的眼睛
  4. 诗中“犀火不劳温峤照”中的“犀火”指的是什么?

    • A. 犀牛角燃烧的火
    • B. 犀牛的眼睛
    • C. 犀牛的角
    • D. 犀牛的皮
  5. 诗中“锦袍谁赋谪仙诗”中的“谪仙诗”指的是什么?

    • A. 被贬谪的仙人的诗
    • B. 锦袍的诗
    • C. 谪仙的衣服
    • D. 谪仙的帽子

答案

  1. A
  2. B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李东阳《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
    • 共同点: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不同点:李白的《静夜思》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李东阳的《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更多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诗歌风格。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寓兴 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细柳驿 人日送房二十六侍御归越 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 发硖石路上却寄内 九华观宴饯崔十七叔判官赴义武幕兼呈书记萧校书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赠郑国庄穆公主挽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源清流清 玄字旁的字 出内之吝 癞骨顽皮 门字框的字 扣小小鸣,扣大大鸣 虫字旁的字 酒绿灯红 颓裂 末照 顶毛 食字旁的字 妙语如珠 歹字旁的字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包含完的词语有哪些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