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01:05
原文展示:
台府官清只俸钱,十年祭有大夫田。人閒耒耜秋风里,路绕桑麻夕照边。见说承家须主祀,况闻忧国愿丰年。平泉花树真何物,犹辱先人戒子篇。
白话文翻译:
在清廉的官府中,官员们只依靠俸禄生活,十年一次的祭祀有大夫的田地。人们在秋风中耕作,道路环绕着桑麻,夕阳照耀。听说继承家业需要主持祭祀,更何况听说他们忧国忧民,希望丰收年。平泉的花树究竟是什么,仍然受到先人的戒律篇章的约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诗见长。此诗可能是在他担任御史期间所作,反映了当时官员的生活状态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到官员的生活状态和对国家的忧虑后所作,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赏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官员的清廉形象。诗中“台府官清只俸钱”一句,直接点出了官员们依靠俸禄生活的清贫状态。而“十年祭有大夫田”则进一步说明了官员们的生活来源和职责。后文通过对农田景象的描绘,如“人閒耒耜秋风里,路绕桑麻夕照边”,展现了官员们与农田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最后两句“见说承家须主祀,况闻忧国愿丰年”,则表达了对官员们继承家业、主持祭祀以及忧国忧民的赞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官员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清廉形象和对国家的忧虑,传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夫田”是用来做什么的? A. 官员的薪水 B. 祭祀活动 C. 农业生产 D. 官员的住宅
诗中“人閒耒耜秋风里”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官员的清廉 B. 人们在秋风中耕作 C. 官员的住宅 D. 官员的祭祀
诗中“见说承家须主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A. 官员需要继承家业并主持祭祀 B. 官员需要耕作 C. 官员需要忧国忧民 D. 官员需要遵守戒律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