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0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03:40
西江月·咏梅
马趁香微路远,
沙笼月淡烟斜。
渡波清彻映妍华,
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
华妍映彻清波。
渡斜烟淡月笼沙,
远路微香趁马。
马儿在远路上奔跑,伴随着微微的香气。
沙滩上月光淡淡,烟雾轻轻倾斜。
清澈的水波映出美丽的花朵,
倒挂的绿枝上,寒冷的凤求凰在摇曳。
寒枝上挂着凤求凰,绿枝倒垂,
美丽的花朵在清澈的水波中映现。
斜着的烟雾笼罩着沙滩,
远路上微香随马而至。
典故解析:
“凤求凰”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和美丽,常与梅花相联。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傲骨,常用于表现志向与品格。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时期。他在经历了多次贬谪后,心境更加沉静,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愈加细腻,梅花作为坚韧和清高的象征,常常引发他的深思。
《西江月·咏梅》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苏轼以梅为题,表现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对仗,展现了梅花在寒冷冬季的独特魅力。前四句描绘了马儿奔跑、月光和烟雾交织的景象,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后四句则在细腻的描写中,强调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展示了苏轼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运用的“倒绿枝寒凤挂”与“华妍映彻清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表现了寒冷的环境下梅花的傲立,后者则体现了梅花在水中倒影的美丽。诗的情感在细腻的描写中逐渐升华,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坚韧品质的赞美,展现了一个高洁、坚韧的精神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马趁香微路远”的意思是?
“寒凤挂”中的“寒凤”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强调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傲立,表现了坚韧的品质。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而王安石则更强调个体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