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22
授衣念祖节,阖棺伤故人。
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
只道後期易,岂知无会因。
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
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
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
在这个祭祖的节日里,我穿上祭服,想念我的祖先;看到棺材,心中伤感于故人的离去。昔日故人曾在湍急的水边与我把酒欢饮,谁曾想分别后再见竟是如此艰难。总以为以后再相见很容易,岂料却再无缘聚首。生死之间的事情无法比拟,我欲开口却难以言语,心中苦涩。既然没有超凡的本领,那又如何能像松竹一样坚韧长青?寒来暑往已过数十年,想来我们也不过是尘埃一片。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香涛,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在政治上也曾担任过官职,对诗歌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九月的祭祖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追思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亲友间深厚情谊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无奈。
《九月一日》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梅尧臣在诗中通过对祭祖节的描写,引出对故人的思念,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哀愁氛围。诗的开头用“授衣念祖节”便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充满敬意的场景,接下来的“阖棺伤故人”则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怀念。故人与作者曾在“把酒湍水滨”的欢乐时光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失去的痛楚。
诗中“只道後期易,岂知无会因”更是道出了人们对未来重逢的幻想与现实的无情。生与死的事理常常让人难以承受,作者在“欲语鼻先辛”中体现了深深的无奈与痛苦。最后,他用“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表达出对超脱生死的渴望和对长生不老的羡慕,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摹,展现了梅尧臣深邃的哲学思考与人情关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展现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思考,并通过对长生的渴望,反映出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诗词测试:
诗中“授衣”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把酒湍水滨”,这句描绘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应亦同埃尘”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九月一日》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皆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生死无常的感悟,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引发思念,而梅尧臣则通过祭祖节的情境来表达情感。两首诗虽有不同的意象,但都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逝去时光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