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09
净因曾识楷山东,担板因缘古佛风。
后代儿孙仰孤硬,能超五位见芙蓉。
这首诗表达了对了可首座的送别之情。诗人追溯了他们在楷山东的相识,以及了可首座因缘佛教而影响深远的背景。后来的子孙仰望着那份孤独的坚守,能够超越五位(指的是佛教的五个境界),见到如同芙蓉花般的清丽境界。
“楷山东”与“古佛风”暗示了诗人的修行背景与对佛教的敬仰,意味着诗人与了可首座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信仰。
张元干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佛教的深刻理解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是在送别了可首座回归四明山时写的,表达了诗人对其修行生活的敬仰与对未来的祝福,寄托了对佛教信仰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首联以“净因曾识楷山东”开头,既是对往昔的追忆,又渗透出一种清净的佛教思想。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了可首座的敬重与思念。通过“担板因缘古佛风”的描写,体现了修行的艰辛与对佛教精神的追求。后两句则将目光放在了未来,表现出对后代修行人群的期望与祝福,强调了佛教信仰的延续性。整首诗在意象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超然的氛围,给人以启迪与思索。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佛教信仰的追求和对修行者的敬仰,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和谐关系。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元干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楷山东”象征:
A. 财富
B. 高洁的品德
C. 战争
D. 友情
“能够超五位见芙蓉”中的“五位”指的是什么?
A. 五个方向
B. 五种动物
C. 五个修行境界
D. 五种植物
答案: 1-B,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