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失调名》

时间: 2025-05-10 10:32:20

诗句

犹将歌扇向人遮。

水晶山枕象牙床。

彩云易散月长亏。

几多深恨断人肠。

罗衣消尽恁时香。

闲愁也似月明多。

直送凄凉到画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2:20

原文展示:

失调名
李清照

犹将歌扇向人遮。
水晶山枕象牙床。
彩云易散月长亏。
几多深恨断人肠。
罗衣消尽恁时香。
闲愁也似月明多。
直送凄凉到画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诗人依然用歌扇遮挡着自己,仿佛要掩饰内心的忧伤;沉睡在水晶山上的枕头,象牙床上却满是孤寂。彩云易散,月光也显得愈加昏暗,心中那段深重的恨意如同刀割般刺痛。身上的衣物散去香气,独自闲愁却似明月般愈加浓重,直将凄凉送到画屏前。


注释:

  • :仍然,依然。
  • 歌扇:一种用于扇风的扇子,常在歌舞时使用。
  • 水晶山:形容床榻或枕头的华丽。
  • 象牙床:象牙制成的床,象征奢华。
  • 彩云易散:彩云容易消散,暗指美好的事物短暂而易逝。
  • 月长亏:月亮长时间缺损,象征失去与缺憾。
  • 罗衣:轻薄的衣物,常用以形容女子的衣着。
  • 闲愁:无所事事的愁苦。
  • 画屏:屏风,常装饰以画作,象征美丽的事物。

典故解析: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女性的处境。诗中提到的“水晶山”和“象牙床”常用来形容奢华的生活,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孤独与寂寞,反映出她内心的失落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漱玉,山东济南人。她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擅长抒写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离愁别恨的细腻描绘。其词风清新婉约,常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她个人生活的困境与国家动荡的时期,情感上的孤独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成为她创作的主要动力。


诗歌鉴赏:

李清照的《失调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失去的感叹。开篇便以“犹将歌扇向人遮”引入,暗示她对外界的遮掩与内心的脆弱。接着,水晶和象牙的意象,虽然美丽却也让人感到冰冷,似乎在反映她的奢华生活背后的孤独与寂寞。

“彩云易散月长亏”用自然景象隐喻人生的无常与失落,情感的缺失如同明月的亏缺,愈发让人心痛。接下来,罗衣的香气消散,闲愁的滋生,愈发增强了内心的凄凉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伤,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女子对于爱情与生活的无尽思索与追忆。李清照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刻描绘了内心的悲苦与对生活的感慨,令读者不仅感受到她的情感深度,也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犹将歌扇向人遮:用歌扇遮挡自己,表现出一种对外界的掩饰与内心的不安。
  2. 水晶山枕象牙床:描绘奢华的生活环境,暗示内心的孤独。
  3. 彩云易散月长亏:自然景象的变化比喻人生的无常与爱恋的缺失。
  4. 几多深恨断人肠:深重的情感如刀割般痛苦,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5. 罗衣消尽恁时香:身上的香气消逝,象征着美好与爱情的流逝。
  6. 闲愁也似月明多:闲愁如明月般清晰而又无情,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绪。
  7. 直送凄凉到画屏:凄凉的情感如同画屏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无奈与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产生共鸣。
  • 对仗:如“水晶山枕象牙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彩云易散”让自然景象具有人情味。

主题思想:

《失调名》通过对奢华生活中孤独感的描绘,表达了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的无奈与痛苦,深刻反映了李清照个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处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色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扇:象征着美好与欢乐,反衬出内心的孤独。
  • 水晶山、象牙床:奢华的意象,暗含着生活的空虚。
  • 彩云、明月:自然的变化,象征着情感的无常与失落。
  • 罗衣:女性柔美的象征,却又暗示着失去的香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清照的《失调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水晶山”和“象牙床”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与奢华
    • B. 贫困与艰难
    • C. 自然与宁静
  3. “彩云易散月长亏”中的“月长亏”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缺损
    • B. 月亮圆满
    • C. 月亮消失

答案:

  1. B. 悲伤
  2. A. 富贵与奢华
  3. A. 月亮缺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如梦令》 - 李清照
  2. 《静夜思》 - 李白
  3.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清照 vs. 苏轼:李清照的诗词多表达细腻的个人情感,而苏轼则更加关注社会与人生哲理。两者在表达方式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怀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李清照的词》 - 李清照著
  2. 《宋词三百首》 - 各家编著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学者著述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失调名》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送钱文季国博赴召 家本谯人得奉祠毫州喜赋述怀 薛侍朗移镇合肥被命入觐赋唐律诗二章 四明越添监连日惠诗不能尽继匠手次唐律韵以 送赵主簿 同知枢密程公挽章二首 道中遣兴 闻官军收复新息 毛希元提干有庐山癖既卜筑居这又作龙楼与玉 谢朱鹤皋招饮四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醉春风 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过生日 地价税 拨甩 鼎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水流花谢 火力圈 张王李赵 业字旁的字 众怨之的 有蠙可乘 守正不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