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7-27 10:32:26

诗句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32:26

原文展示: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白话文翻译:

春光柔和而清冷,恰逢寒食节,
玉炉中香水沉淀,袅袅的烟雾依然缭绕,
在梦中回到那山上的枕头旁,隐约看到花钿的身影。
海燕尚未归来,人们在草地上嬉戏斗草,
江梅已经凋谢,柳树却生出绵绵的嫩芽,
黄昏时分,细雨淅淅沥沥,秋千上沾满了湿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淡荡:形容春光柔和而轻盈。
  • 寒食天:指寒食节,古代节日,纪念介子推。
  • 玉炉:指香炉,象征着雅致的生活。
  • 沈水:香水沉淀,渗入水中。
  • :缭绕,形容烟雾轻柔飘散。
  • 隐花钿:形容梦境中隐约看到的美丽装饰。
  • 海燕:燕子的一种,象征春天的来临。
  • 斗草:一种民间游戏,儿童在草地上玩耍。
  • 江梅:梅花,已过花期。
  • 生绵:嫩芽生长,富有生机。
  • 疏雨:细雨,形容细腻而轻柔的降水。
  • 秋千:荡秋千的玩具,象征童趣与闲适。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自古代祭祀活动,后演变为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常常与春天的温暖相对。
  • 海燕:象征春天的使者,海燕的归来预示着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因其才华出众,被誉为“词坛一绝”。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尤以离愁别恨为主。李清照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与个人经历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浣溪沙》写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她经历丧夫之痛,心情愈发忧伤。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反映了她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浣溪沙》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李清照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悟。开篇“淡荡春光寒食天”,通过寒食节这个特定的时节,暗示了春天的柔和与清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紧接着“玉炉沈水袅残烟”,描绘了室内的雅致氛围,而“梦回山枕隐花钿”则将读者引入了梦幻的境地,仿佛在追忆过往的美好。

后面的几句“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通过对比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凋零,表现出一种时光的流逝与无奈。最后一句“黄昏疏雨湿秋千”,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秋千的湿气结合,传达出一种凄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清丽,意象丰富,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荡春光寒食天:描绘春天的温暖与寒食节的气氛,暗示心情的惆怅。
  • 玉炉沈水袅残烟:表现出内心的细腻与对生活的追求。
  • 梦回山枕隐花钿: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反映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 海燕未来人斗草:春天的象征尚未到来,象征希望未至。
  • 江梅已过柳生绵:梅花凋零,柳树发芽,表现出生命的循环与变迁。
  • 黄昏疏雨湿秋千:黄昏时的细雨渗透了秋千,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炉”比喻香炉,表现出雅致的生活。
  • 拟人:如“海燕未来”,赋予燕子情感与生命。
  • 对仗:如“江梅已过柳生绵”,形成对比,加深了意象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变化展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李清照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玉炉:象征着高雅与静谧的生活。
  • 海燕: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江梅、柳:分别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新生。
  • 秋千:象征童趣与无忧无虑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溪沙》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清照
    C. 白居易
    D. 陶渊明

  2. “寒食天”是指哪个节日?
    A. 春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中秋节

  3. 诗中提到的“玉炉沈水”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烹饪
    B. 雅致的生活
    C. 田园风光
    D. 思乡情怀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 苏轼的《水调歌头》: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描绘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浣溪沙》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破》,前者细腻描写女性情感,后者则豪放展现英雄气概,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清照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清照的《浣溪沙》,并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探索。

相关查询

和赵知录韵三首 和赵知录韵三首 和谢惠计院二首 和翁处静赋木香 和史司直韵五首 和史司直韵五首 和史司直韵五首 和人赋琴高鱼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雪肤花貌 鬼字旁的字 滞底 装载机 幺字旁的字 贪求无已 蚊雷 瑰称 骥服盐车 志学 研幾析理 辛字旁的字 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陵谷变迁 竖心旁的字 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