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

时间: 2025-04-26 18:38:01

诗句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8:01

原文展示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
作者:李清照 〔宋代〕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
秋天的清晨,红色的荷花香气渐渐消散,白色的玉蕈在秋风中摇曳。我轻轻解开罗衣,独自一人上了兰舟。云端里,谁又给我寄来了书信呢?当大雁归来的时候,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花儿自然而然地飘落,流水也自顾自地流淌。我的思念只是一种情愫,却在两地之间产生了无尽的愁苦。对此情我无计可消除,刚刚从眉头离去,又重新涌上心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红藕:红色的荷花。
  • 香残:香气渐渐消散。
  • 玉蕈:一种白色的蘑菇,形状优美。
  • 轻解罗裳:轻轻解开丝绸衣裳。
  • 兰舟:指的是一种轻便的小船。
  • 锦书:用丝绸包裹的书信,象征美好的书信。
  • 雁字:指雁阵的形状,形容归来的大雁。
  • 闲愁:没有目的的忧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月满西楼”,可追溯到古代文人笔下的月夜意象,常用以表现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花自飘零水自流”意在表达自然的无常与人事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生于南宋时期。她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作品多描写女性的内心感受和生活情景。李清照的词常常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李清照生活的动荡时期,正值南宋灭亡后,她经历了失去丈夫、流亡生活等困扰,情感上充满了孤独与惆怅。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她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的词作。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红藕香残玉蕈秋”便通过鲜明的季节感和香气的消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暗示着爱情的脆弱和流逝。

随着诗句的展开,李清照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意象,描绘了她孤独的心境,这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映,也象征着她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接下来的“云中谁寄锦书来”则引入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表现出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渴望。

转折处的“此情无计可消除”,道出了她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情感的纠缠让人难以解脱。最后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则把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形成了情感的循环与反复,映射出深切的思恋和愁苦。

李清照的这首词不仅在语言上精炼、意象上丰富,还在情感表达上深刻,充分展示了她作为一位女性词人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藕香残玉蕈秋:用红藕和玉蕈象征美好的事物,暗示秋天的来临与花香的逝去。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表现了词人独自出行的孤独感,罗裳的轻解象征着她的轻盈与脆弱。
  • 云中谁寄锦书来?: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渴望得到书信的回应。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借雁的归来和明月的照耀,营造出一种思念的氛围。
  • 花自飘零水自流:强调自然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现出深沉的思念和孤独的愁苦。
  • 此情无计可消除:感慨思念之情无处宣泄,无法消减。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象的循环,反映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藕香残”比喻爱情的消逝。
  • 拟人:如“花自飘零水自流”,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工整,形成优美的音韵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情感丰富而细腻,展现了女性在面对爱情和生活时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藕:象征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 玉蕈:代表清淡的美感,暗示孤独与寂寞。
  • 兰舟:象征孤独的旅程与对自由的向往。
  • 雁字:象征思念与归属感。
  • :象征思念的寄托与纯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藕香残玉蕈秋”中的“红藕”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植物?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轻解罗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生气
    D. 忧伤

  3. “此情无计可消除”中的“无计”是指什么?
    A. 有办法
    B. 没有办法
    C. 计划
    D. 规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by 李清照
  • 《声声慢·寻寻觅觅》by 李清照
  • 《月夜忆舍弟》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清照 vs. 辛弃疾:李清照的词多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辛弃疾则常见雄壮气概和豪放情怀。两者在表达情感时,风格截然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李清照诗词全集》
  2. 《宋词鉴赏辞典》
  3. 《古典诗词的美学》
  4. 《词的文化与历史》

相关查询

答俞校书冬夜 哭觉上人(时绊剡中)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同明府章送沈秀才还石门山读书 饮茶歌送郑容 杂言重送皇甫侍御曾 杂寓兴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 湛处士枸杞架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群雄逐鹿 山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秤平斗满 角字旁的字 内启 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白往黑归 不患 黑郁 夔襄 凤泊鸾飘 欠字旁的字 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小鲜 巳字旁的字 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盟海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