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3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33:22
又春到了,听三叠阳关,行人如醉。
云山阻隔,杨柳故园青未。
回首长江无际。又说甚六桥流水。
枕前迷却乡魂,花里频迟归计。
不见钟山风味。羡月下笙歌,云中环佩。
羁栖结伴,只有双双燕子。
音信天涯难寄。但认著吴头楚尾。
短吟写就长笺,窗外落红溅泪。
春天又来了,听着《阳关三叠》,行人仿佛醉了。
云山阻隔了视线,故乡的杨柳依旧青翠。
回首长江,看不到尽头。又提到那六桥的流水。
在枕头前迷失了故乡的灵魂,花间频频想念归来的计划。
不见钟山的风味,羡慕月下的笙歌,云中的环佩声。
羁旅的生活中,只有双双的燕子作伴。
音信在天涯难以寄送,只能认得吴头楚尾。
短短的吟唱写成长长的信笺,窗外落红如泪。
作者介绍: 佟世南,清代诗人,生于1638年,卒于1711年。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双双燕 忆金陵》写于春天,正是诗人对故乡金陵的怀念之情。金陵(今南京)是他的故乡,诗中通过描绘春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开篇“又春到了,听三叠阳关,行人如醉”,运用音乐的意象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似乎在描绘春天的美好,却又因离别而显得沉重。接下来的“云山阻隔,杨柳故园青未”,则通过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回首长江无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长江的无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而“六桥流水”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尤其是“枕前迷却乡魂,花里频迟归计”,写出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羁栖结伴,只有双双燕子”不仅描绘出燕子在春天的活泼,更象征着在异乡的孤单与惆怅。诗人对音信的渴望,以及对故乡的认同感,反映出一种深切的乡愁。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佟世南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为主题,通过春天的景象引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情感的孤独,展现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曲是什么?
A. 阳关三叠
B. 十面埋伏
C. 高山流水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主要通过哪个意象表现?
A. 柳树
B. 燕子
C. 长江
“音信天涯难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惆怅
B. 喜悦
C. 怀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