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5:53
燕兮来也,伴客子天涯,共栖官舍。
高凉心性,避却画梁雕榭。
只爱閒房静雅。便一寸楣痕相借。
窥帘软语呢喃,恰与吟声撩惹。
聊且。秋泥补罅。纵垒就新巢,已违春社。
人家雏早,试翼竞飞花下。
偏汝才营半瓦。愧多少堂前王谢。
相逢一样衰迟,脉脉雨窗灯夜。
燕子啊,你来了,伴随着我这个天涯的客子,共同栖息在这官舍之中。
你们性情高洁,避开了那些华丽的梁柱和雕花的房舍。
你们只爱那闲静雅致的房间,借用我这小小的屋檐。
在帘子后轻声低语,恰与我吟唱的声音相互呼应。
聊以此时,秋泥在缝隙中修补,虽说新巢已经搭建,却仍然违背了春天的社祭。
人家的小燕子早已学会试飞,在花下翩翩起舞。
偏偏你们只搭了半个窝,真让多少堂前的王谢感到愧疚。
我们相逢皆是衰迟,脉脉相望,雨窗灯下共度夜晚。
典故解析:诗中提到的“王谢”指王谢家族,王羲之和谢安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常用来指代富贵人家。
作者介绍:黄之隽,清代诗人,生于富裕家庭,擅长诗歌与书法,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粤节立秋之际,作者携子游历,见燕子归来,触动其思乡之情,写下此诗。
《双双燕》通过燕子归来的意象,传达了作者的思乡情与对生活的感悟。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它的归来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然而在诗中,作者却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忧伤。燕子在他的屋檐下安家,既是对温暖的渴望,也是对逝去春日的怀念。高凉的性情和闲雅的环境构成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清高。
诗中表现出对燕子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境遇的反思。燕子虽在他屋檐下安家,却并非完全符合春社的节令,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化。诗的最后,作者以“脉脉雨窗灯夜”收尾,描绘出一种孤独而温馨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人与燕之间的情感交融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燕子象征了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萧瑟
C. 生活的无常
D. 友情的温暖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怀念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