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40
双双燕 秋日过横山堂
作者: 张玮 〔明代〕
披蓬探隐,到幽草溪头,碧阴山曲。
竹韵松姿,媚却吟眸诗腹。
是处翠峰成簇,更新秋雨凉如沐。
深林宛转芳禽,浅涧琤琮漱玉。
孤独,简编娱目。
有纫佩芳兰,供餐茂菊。
藤床闲憩,梦入华胥应乐。
好是月明帘轴,恰一枕清酣睡足。
小小花童低报,瓦鼎烹茶刚熟。
在秋日的横山堂,我披着蓬松的衣服,探寻隐秘的地方,走到幽静的草溪头,看到碧绿的山曲。竹子和松树的韵味,吸引着我吟诵诗句。这里的翠峰成群,秋雨过后,凉爽如沐浴。深林中鸟儿悠然歌唱,浅涧里水流如玉般轻盈。虽然孤独,但简朴的生活让我眼前一亮。挂着芳兰的佩饰,提供丰盛的菊花餐点。藤床上悠闲地休息,梦中进入华胥境界,不觉其乐。月光透过帘子,恰好让我一枕酣睡。小花童轻声报告,瓦鼎里茶水刚刚煮好。
张玮,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诗创作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在横山堂的悠闲自得,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秋日的凉爽和自然的宁静,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安宁。
《双双燕 秋日过横山堂》是一首描绘秋日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开篇以“披蓬探隐”引入,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生活态度。接着对环境的描写,诸如“幽草溪头”和“碧阴山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的恬静与美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竹韵松姿”,不仅表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也暗示着诗人心灵的宁静。接下来的“秋雨凉如沐”,则通过感官的描写,传达了秋日的清新与舒适,增强了诗的意境。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以“深林宛转芳禽”和“浅涧琤琮漱玉”描绘生动的自然场景,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藤床闲憩”与“梦入华胥应乐”,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融,形成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结束部分的小花童轻声报告,带有一种生活的气息,既是对宁静生活的描绘,也是对平凡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幽草溪头”指的是:
A. 一条河流
B. 一片草地
C. 一处隐秘的地方
D. 一座山
“竹韵松姿”主要描绘的是:
A. 竹子和松树的美丽
B. 自然的喧嚣
C. 诗人的孤独
D. 秋天的寒冷
诗人对“孤独”的态度是:
A. 悲伤
B. 无奈
C. 珍惜
D. 忽视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张玮的诗更加强调了秋日的清新与宁静,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意境和个人内心的感受。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