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5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50:56
双双燕 咏新燕依梦窗韵
作者: 张伯驹 〔近代〕
掠烟剪水,参差趁东风,乍窥庭户。
香巢觅定,相认应非前度。
杨柳楼台静锁,问门掩梨花何处。
江南又是残春,怕说天涯同住。
轻举,乌衣翠羽。
帘捲待归来,乱红如雨。
新妆初试,解向玳筵歌舞。
凭寄离思倦绪,念身世飘零谁诉。
还愁更对夕阳,一片江山无语。
这首诗描绘了新燕在春风中飞掠而过,偶尔探头窥视庭院的情景。燕子在香巢中安定下来,似乎与之前的燕子并非同一对。杨柳依依,楼台静谧,门前的梨花被人遮掩,不知它在何处。江南的春天已经接近尾声,我却害怕提到天涯海角的分离。轻盈的身影,乌衣和翠羽的燕子在飞舞。窗帘轻卷,恰等待着归来的燕子,纷飞的花瓣如雨般飘落。新的妆容初试,准备在盛筵中歌舞。寄托了离愁与倦怠,不知自己的身世漂泊又该向谁诉说。更令人忧愁的是,面对夕阳,江山却一片沉寂,无言以对。
张伯驹(1898-1968),字弼臣,号石斋,近代诗人、书法家及美术家,生于江苏,后移居上海。他在诗词上继承传统,注重抒情与意象的结合,作品常常反映人生的无奈与自然的美。
这首诗创作于张伯驹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家乡和自然进行深刻反思的时期。诗中不仅有对燕子的描写,还蕴含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双双燕》是一首充满春意和离愁的诗作,诗中通过燕子这一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开头几句“掠烟剪水,参差趁东风”,描绘出燕子轻盈飞舞的姿态,生动而富有动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暖花开的庭院。
诗人接着通过“香巢觅定,相认应非前度”,表达了对燕子归来的期待与疑惑,似乎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迁。接下来的“杨柳楼台静锁”,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凭寄离思倦绪,念身世飘零谁诉”,深刻地表达了对离别与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愁苦,仿佛在问:在这片江山中,谁能理解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一片江山无语”,更是将整个诗作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声叹息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融汇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感情真挚而细腻,语言优美而富有音乐感,展现了张伯驹作为近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自然景色的深刻思考,最终给人以思索与感动。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燕子
B. 秋叶
C. 雪花
填空题:诗人通过“杨柳楼台静锁”来表达对____的思考。
判断题:诗中有对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暂进行对比。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