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19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我家在碧云之旁,那里有一座最高的亭子。
经历了世事,我的头发已经白了,但看山时眼中依然是青翠的。
谁能环绕北方的车辙,转而移居南海呢?
归来的计划要靠天意,麻烦去算一算隐士的星象。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季恭,号太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长期生活于江南地区,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吴潜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他渴望归隐的心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吴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人生和归宿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引入,描绘出一个美丽的环境,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接着,诗人自述“阅世已头白”,表达了自己经历了许多世事,虽然年华已逝,但心中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显示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中,诗人不仅提出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也暗含了对自由与归属的追求。北辙与南溟的对比,表明了选择人生道路的艰难和复杂。最后两句“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则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结合,表现出一种依赖天命、寻求精神寄托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与生活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家园、人生和归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年老后人生意义的探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阅世已头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对人生感到无奈
B. 对人生经历的自豪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自然的向往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中“北辙”指的是?
A. 北方的风景
B. 人生的方向
C. 归隐的理想
D. 自然的景象
诗人通过“归计天须许”表达了什么?
A. 命运完全由自己掌控
B. 归隐需要天意的支持
C. 自然是人生的归宿
D. 未来充满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的诗意及其背景,提升对古诗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