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1: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1:14:34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会合一时哭,别离三断肠。
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
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
孤门清馆夜,独卧明月床。
忠直血白刃,道路声苍黄。
食恩三千士,一旦为豺狼。
海岛士皆直,夷门士非良。
人心既不类,天道亦反常。
自杀与彼杀,未知何者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动乱之后对韩愈和李翱的怀念。诗的开头描写了相聚时的悲伤与别离后的痛苦,感慨残花不再等待风吹,春天已经过去,各自飞散。欢乐无法再收回,悲伤也无法自我防备。夜晚在孤寂的馆子里,独自躺在明亮的月光床上,感叹忠诚正直的人如同利刃,路途上声音显得苍白而沉重。那些曾经承恩于我的三千士人,如今却变成了狼狈的豺狼。海岛上的士人依然忠诚,而夷门的士人则不再良善。人心已经不再相同,天道也变得反常。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谁的死更值得同情,已难以判断。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孔孟,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多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风格深沉,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动乱时期,政治动荡、社会不安,作者在此背景下怀念韩愈和李翱,表达对忠直之士的敬仰和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悲哀。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是一首充满哀伤和思考的诗作,体现出孟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反应。诗中开头几句通过相聚与别离的对比,传达出深刻的离愁别绪,生动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接下来的意象,如“残花不待风”,不仅展现出自然的凋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在夜晚的孤寂中,作者独卧明月床,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追忆。诗句“忠直血白刃”则用极具冲击力的意象,揭示出忠诚与正直在动乱中遭受的压迫与屈辱,生动地反映了历史与人性的冲突。最后的“自杀与彼杀,未知何者臧”则深刻探讨了生死的意义和价值,显示出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
全诗情感真挚,思绪深邃,既有对历史的哀叹,也有对人性的反思,整体构成了一幅充满悲剧色彩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离乱后的思考,探讨了忠诚与背叛、生死与人性、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会合一时哭,别离三断肠”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意在说明:
诗中提到的“忠直血白刃”表现了哪种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