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31
赠主人
作者: 孟郊
斗水泻大海,不如泻枯池。
分明贤达交,岂顾豪华儿。
海有不足流,豪有不足资。
枯鳞易为水,贫士易为施。
幸睹君子席,会将幽贱期。
侧闻清风议,饫如黄金卮。
此道与日月,同光无尽时。
这首诗的意思是:斗水流入大海,远不如流入干涸的池塘。明理的贤达之人交往,岂会在意那些奢华的物质?大海也有流不尽的地方,豪富的人也有不足以支配的资产。枯鱼容易得到水,贫穷的人也容易施舍。幸好能见到君子的宴席,能与他们相约幽静的时光。侧耳听闻清风的议论,犹如品尝黄金的美酒。这种道理与日月同辉,光明无尽。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生于汝州(今河南省)。他以“寒苦”著称,诗风多表现个人的悲苦与对理想的追求,尤其以讽刺和批判社会现象闻名。尽管生前名不见经传,但身后有“孟东野”之称,逐渐受到后世的重视。
《赠主人》创作于孟郊的晚期,表达了他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强调内在价值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赠主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孟郊通过对比手法,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强调内在的价值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诗中开头的“斗水泻大海,不如泻枯池”,展现出诗人对物质的冷静思考,认为即使是海洋的广阔也无法与干枯的池塘相比,因为后者更能体现价值的流动。接着,孟郊指出,即便有豪华的外表,真正的贤达之人并不会因此而迷失方向。豪富者的资产也并不总能满足内心的需求,真正的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幸睹君子席”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相处的珍视。他将清风的议论与黄金的美酒相提并论,暗示了高尚思想的珍贵。最后,诗人将这种精神与日月并列,强调了其永恒的光辉与意义。整首诗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表述,展现了孟郊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内在价值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反对表面的奢华,倡导真诚的友谊和高尚品德。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斗水流入何处比流入大海更有价值?
A. 干涸的池塘
B. 江河
C. 湖泊
诗中提到的“豪有不足资”意指什么?
A. 财富总是充足的
B. 财富并不总能满足所有需求
C. 豪华的生活是最重要的
“幸睹君子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B. 对高洁人格的欣赏与向往
C. 对朋友的怨恨
答案:1.A 2.B 3.B
《赠主人》与王之涣的《送友人》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孟郊更侧重于内在价值的探讨,而王之涣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离别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孟郊深沉、哲理性强,而王之涣则更为直白、感情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