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0:09
王家事已奇,孟氏庆无涯。
献子还生子,羲之又有之。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
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
我欲拣其养,放麛者是谁。
王家的事情已经很奇特,孟家的庆贺却是无尽无边。献子又生子,羲之也再度有了后嗣。凤呀,暂且不要叹息,鲤鱼也会听到诗歌。小小的豫章甲,纤细的玉树姿态。人们来时只仰望着母乳,母亲抱着的慈爱却是未知的。我想挑选谁来抚养,放逐的小麛又是谁呢?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尽穷,唐代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以讽刺和抒情诗闻名,尤其在科举中屡次失利,反映出其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的执着。
《子庆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多次科举失败后,愈发关注个人与家族的命运,表达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子庆诗》展示了孟郊对家族延续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奇特与无常。开篇即以“王家事已奇”引入,强调家族荣光的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的“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暗含了对文化传承的期待,似乎在劝诫人们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仍要珍惜和歌颂。
诗人通过“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构筑了一个美丽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接着“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表达了对母爱的依赖与对未知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我欲拣其养,放麛者是谁”则引发了对养育与责任的深思,似乎在追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情感充沛,意象丰富,既有对家族传承的庆祝,也有对生命意义的哲思,体现了孟郊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家族传承为主线,探讨生命的延续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表达了对母爱的依赖与对未知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子庆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孟郊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凤”象征什么?
A. 平凡
B. 高贵
C. 贫穷
D. 智慧
“我欲拣其养”中“其”指代的是?
A. 诗
B. 母亲
C. 小麛
D. 鲤鱼
孟郊的《子庆诗》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有自然与生命的元素,前者更侧重于家族与文化的传承,后者则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两者结合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与深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