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子庆诗》

时间: 2025-04-26 20:50:09

诗句

王家事已奇,孟氏庆无涯。

献子还生子,羲之又有之。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

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

我欲拣其养,放麛者是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0:09

原文展示:

王家事已奇,孟氏庆无涯。
献子还生子,羲之又有之。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
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
我欲拣其养,放麛者是谁。

白话文翻译:

王家的事情已经很奇特,孟家的庆贺却是无尽无边。献子又生子,羲之也再度有了后嗣。凤呀,暂且不要叹息,鲤鱼也会听到诗歌。小小的豫章甲,纤细的玉树姿态。人们来时只仰望着母乳,母亲抱着的慈爱却是未知的。我想挑选谁来抚养,放逐的小麛又是谁呢?

注释:

  • 王家:指王羲之所在的王氏家族,因其书法成就而闻名。
  • 孟氏:指孟郊,诗中提到的家族,暗示其成就与繁荣。
  • 献子:指献子(献帝),可能暗指后嗣的延续。
  • 羲之:指王羲之,著名书法家,象征文化传承。
  • :寓意高贵、吉祥的象征。
  • :象征聪明和对文化的传承。
  • 豫章甲:指古代的战甲,象征勇气与力量。
  • 玉树:比喻美丽的姿态。
  • 仰乳:指对母亲的依赖与崇敬。
  • :小鹿,象征纯真与幼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尽穷,唐代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以讽刺和抒情诗闻名,尤其在科举中屡次失利,反映出其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的执着。

创作背景:

《子庆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多次科举失败后,愈发关注个人与家族的命运,表达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诗歌鉴赏:

《子庆诗》展示了孟郊对家族延续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奇特与无常。开篇即以“王家事已奇”引入,强调家族荣光的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的“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暗含了对文化传承的期待,似乎在劝诫人们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仍要珍惜和歌颂。

诗人通过“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构筑了一个美丽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接着“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表达了对母爱的依赖与对未知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我欲拣其养,放麛者是谁”则引发了对养育与责任的深思,似乎在追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情感充沛,意象丰富,既有对家族传承的庆祝,也有对生命意义的哲思,体现了孟郊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家事已奇:王家的成就已经非常奇特,暗示文化与家族的荣耀。
  2. 孟氏庆无涯:孟家庆贺的事情却是无尽的,体现了对家族延续的期待。
  3. 献子还生子:献帝又有后嗣,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4. 羲之又有之:王羲之再度有了后代,强调文化的传承。
  5. 凤兮且莫叹:高贵的凤,别叹息,暗示要珍惜眼前。
  6. 鲤也会闻诗:鲤鱼也会听到诗歌,暗示智慧与传承。
  7. 小小豫章甲:小小的豫章甲,象征生命的脆弱。
  8. 纤纤玉树姿:美丽的玉树,象征生命的美好。
  9. 人来唯仰乳:人们来时仰望着母亲,表达对母爱的依赖。
  10. 母抱未知慈:母亲所承载的慈爱却是未知的,象征未来的不可知。
  11. 我欲拣其养:我想选择谁来抚养,表达对生命责任的思考。
  12. 放麛者是谁:放逐的小麛又是谁,反映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和“鲤”的运用,象征着高贵与智慧。
  • 拟人:将鲤鱼赋予了听诗的能力,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了优美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家族传承为主线,探讨生命的延续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表达了对母爱的依赖与对未知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家:象征文化与荣耀。
  • :象征贵族与高尚。
  • :象征智慧与传承。
  • 豫章甲:象征勇气与保护。
  • 玉树:象征美好与纯洁。
  • :象征母爱与依赖。
  • :象征纯真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子庆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孟郊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凤”象征什么?
    A. 平凡
    B. 高贵
    C. 贫穷
    D. 智慧

  3. “我欲拣其养”中“其”指代的是?
    A. 诗
    B. 母亲
    C. 小麛
    D. 鲤鱼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探讨生命与文化的传承。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深思。

诗词对比:

孟郊的《子庆诗》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有自然与生命的元素,前者更侧重于家族与文化的传承,后者则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两者结合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与深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孟郊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梦成 梅坡 梅夫人挽词 渌波亭寄泊晨起有感 娄家梅篇 六月归途 灵峰寺洞 连江官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弦栝 穷苦 包含趐的词语有哪些 以强胜弱 七横八竖 酉字旁的字 逐射 和恺 不留痕迹 飠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君圣臣贤 闭门却轨 沈湎 反文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