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蚊》

时间: 2025-05-08 11:13:10

诗句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

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

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13:10

原文展示:


作者: 孟郊 〔唐代〕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
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
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

白话文翻译:

在五月的中夜,我正在安静地休息,饥饿的蚊子却依然在嗡嗡地飞舞。
它们只为寻找血液而来,难道就不觉得自己的生命轻如鸿毛?
回头想想自己,真是心中愧疚,竟然以偷取他人的血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我愿意成为天下的蚊子,帮助人们清理夜晚的景象。

注释:

  • 营营:形容蚊子忙碌地飞舞。
  • 膏血:指人或动物的血液,尤其是鲜血。
  • 性命轻:生命轻微,不值钱。
  • 顾己:回头想想自己。
  • 宁自愧:宁愿感到羞愧。
  • :指蚊子,古代常用来指代小虫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台,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对社会的见解,尤其以苦寒诗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五月的夜晚,正值夏季,蚊子肆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感受到蚊子的饥饿与生存的无奈,借此表现人类生存的艰难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表面上写的是蚊子的生存状态,实际上深刻揭示了生命与生存的辩证关系。诗中,蚊子在夜晚中飞舞,饥饿驱使着它们不断寻找血液,作者透过蚊子的视角,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宁自愧,饮人以偷生”一句,表达了对生存的深刻愧疚与无奈。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以他人为食,蚊子的存在成为了人类生存的隐喻。最后一句“愿为天下幮”,更是提出了对生命的理想追求,希望能够为他人带来美好的夜晚,体现出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诗词解析:

  • 第一句:“五月中夜息”,描绘了夏季夜晚的宁静,暗示诗人此时的放松与安逸。
  • 第二句:“饥蚊尚营营”,通过“营营”一词,生动描绘出蚊子飞舞的情景,突显出蚊子的饥饿。
  • 第三句:“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表现出蚊子为了生存的执着,反映出生命的轻与重。
  • 第四句:“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蚊子比作人类生存的象征,强化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 拟人:蚊子的行为被赋予了人性的特征,使其生存的状态更加引人深思。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添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蚊子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人类在生存中的无奈与愧疚,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蚊子的形象,揭示了生存的悲剧与美好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 蚊子:象征着生存的艰难与人类的欲望。
  • 膏血:象征着生命的代价,反映了生存的本质。
  • 夜景: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营营”指的是哪种生物的行为?
    A. 蚊子 B. 蜜蜂 C. 蝴蝶
    答案:A

  2. “宁自愧”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愧疚 C. 无所谓
    答案:B

  3. 诗中的“膏血”指的是什么?
    A. 水 B. 食物 C. 血液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与《蚊》均反映了生存的艰难,但杜甫的诗歌更多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动荡,而孟郊的诗则通过小蚊子的生存隐喻,深刻探讨个人的生存状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鹤冲天·梅雨霁 长相思 其一 晓行 塞垣春(大石) 春帖子 粉蝶儿慢 仙杏山 南柯子/南歌子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其一 六丑 蔷薇谢后作 丑奴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千世界 巛字旁的字 杓子 采字旁的字 包含吏的成语 眉睫之间 半推半就 斧钺汤镬 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粟陈贯朽 彐字旁的字 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类验 阻乱 如饥似渴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沈人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