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长安秋日》

时间: 2025-04-26 21:46:19

诗句

高树秋声入梦迟,夜来风雨簟凉时。

季鹰自解归来好,纵乏莼鲈也动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6:19

诗词名称: 长安秋日

作者: 李因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高树秋声入梦迟,
夜来风雨簟凉时。
季鹰自解归来好,
纵乏莼鲈也动思。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高树,秋风的声音让我梦中迟迟不能醒来;
夜里风雨袭来,竹席变得凉爽。
季节的鹰自是归来,虽然没有莼菜和鲈鱼,
但依然能引起我对美味的思念。


注释:

  1. 高树: 高大的树木,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2. 秋声: 秋天的声音,常指秋风或落叶的声音。
  3. 梦迟: 睡梦中醒来很慢,象征着对秋的沉醉。
  4. : 竹席,夏季用来铺在床上,凉爽。
  5. 季鹰: 季节的鹰,指秋天的鹰,季节的象征。
  6. 莼鲈: 指莼菜和鲈鱼,代表美食,常用来表达思乡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莼鲈”源于《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美食和乡愁。莼菜生于水中,鲈鱼则为江河湖泊中的鱼类,二者常被视为清淡而美味的代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因,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时代。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常常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长安秋日”创作于一个秋日,诗人身处长安,感受着季节更替带来的情感波动,表达对故乡美好食物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腻体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高树和秋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宁静的氛围,令人沉醉其中。夜来风雨使得竹席变得凉爽,这种细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意和变化。接着,诗人以“季鹰自解归来好”来象征对归属感的向往,尽管缺少了美食的陪伴,思念之情依然如潮水般涌来。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秋日特有的韵味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树秋声入梦迟: 描述高大的树木在秋天发出的声音,让人沉醉在梦中。
  2. 夜来风雨簟凉时: 夜晚的风雨使得竹席变得凉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3. 季鹰自解归来好: 表达了秋天的鹰归来,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4. 纵乏莼鲈也动思: 即使没有美味的莼菜和鲈鱼,思念之情依然强烈。

修辞手法:

  • 拟人: “秋声入梦”,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一种音乐感。
  • 意象: 秋天、高树、风雨等自然元素用来传递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孤独和思乡之情,传达出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树: 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延续。
  2. 秋声: 代表着季节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3. 风雨: 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人生的变迁。
  4. 莼鲈: 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和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莼鲈”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鱼和蔬菜
    C. 一种花
    答案: B

  2. 诗人是在哪个季节写的这首诗?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C

  3. 诗中“夜来风雨簟凉时”的意思是什么? A. 夜晚温暖
    B. 夜晚凉爽
    C. 夜晚炎热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而李因的《长安秋日》更注重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李因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南歌子·象戏红牙局 南歌子 其一 南歌子四首 其三 南歌子 寄七秭查夫人眉令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一 闺怨 南歌子 为友人赋情 南歌子 南歌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暖香 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效死疆场 言字旁的字 荣宗耀祖 驱劫 来莅 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移风崇教 虎口拔须 縻纼 驰骋疆场 恐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