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9:35
偶来看觑红尘,此生却向红尘住。
静安心印,驼庵家法,再传真趣。
树蕙盈畦,滋兰成畹,豁然堂庑。
过游丝细隙,转身空际,谁会得无今古。
行苇长歌堪舞,未都谙,先生心素。
渊明劲节,杜陵诗史,词犹道侣。
春酒相招,沧溟早识,旧京玄圃。
到荷花世界,绿云照水,自清如许。
偶尔来观察红尘,然而这一生却是沉溺于红尘之中。
安静的心印,驼庵的家法,再次传达真趣。
蕙草在田畦里茂盛,兰花在园圃中生长,显得豁达而开阔。
穿过细细的游丝缝隙,转身在空旷的天际,谁能体会到那无今古之境呢?
在芦苇间的长歌中可以翩翩起舞,然而还未能完全理解,先生那淡泊的心境。
陶渊明的坚毅节操,杜甫的诗史,词句如同道义的伙伴。
春酒相邀,早已识得沧海的深邃,旧京的幽雅园圃。
来到荷花的世界,绿云映照在水面上,自然清澈如斯。
作者介绍:石任之,现代诗人,以其深邃的哲思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对红尘纷扰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水龙吟 寿迦陵师》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与情感的诗作,石任之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索,展现出了他对红尘的深刻理解。诗中“偶来看觑红尘”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观察,而“此生却向红尘住”则表达了对红尘生活的无奈与沉溺。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如“树蕙盈畦,滋兰成畹”,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暗喻着人生的繁华与丰盈。
诗中“豁然堂庑”表现出一种心灵的开阔与清明,透过“过游丝细隙”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在对陶渊明与杜甫的提及中,诗人展现了对古代隐士情怀的向往,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最后“到荷花世界,绿云照水,自清如许”,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心境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红尘与内心的冲突,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清净心境的追求。
诗词测试:
石任之的《水龙吟 寿迦陵师》主要探讨什么主题?
A. 爱情
B. 生命
C. 隐逸与红尘生活
D. 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