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1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14:05
水龙吟
陆求可 〔清代〕
澄江点点残霞,俨然昔日真人气。偶来登眺,海天空阔,下临无地。江北江南,青山对面,晚云如髻。向天公搔首,惊人好句,索此处,高吟耳。多少梁陈旧迹,都付斜阳影里。茫茫今古,有谁认得,临春结绮。乘兴而来,不须留恋,早归休矣。怕今朝石燕兴亡,感叹凌风飞起。
这首诗描绘了清澈的江水映照着残余的晚霞,仿佛昔日的高人气息依然存在。我偶然登高远眺,眼前的海天一色,直达无边无际的空阔。江的北岸和南岸,青山遥相对峙,晚云如同女子的髻发。对着天空我轻轻撩首,惊叹于那些美妙的句子,便在此高声吟唱。多少梁陈的旧迹,都在斜阳的余晖中消逝。茫茫的古今,有谁能够认出曾经的春日佳景。兴致勃勃而来,不必留恋,早早归去是好的。唯恐今朝的石燕也会兴亡,感叹风中凌飞的情景。
陆求可(约1700-1760),字子恭,号澄泉,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山水诗。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深思,风格清新流畅,意境深远。
《水龙吟》创作于陆求可游览江边的某个时刻,诗人通过描写江水和晚霞,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他对过往事迹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忧虑。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韵味的山水诗,诗人在描绘江水与晚霞的美丽景色时,流露出对历史与人事的深深思索。开头两句“澄江点点残霞,俨然昔日真人气”,以清澈的江水和残余的晚霞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典雅的氛围,似乎在唤起人们对往昔高人的追忆。
接下来的“偶来登眺,海天空阔,下临无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浩瀚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这种宽广的视角,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在“江北江南,青山对面,晚云如髻”中,诗人将晚霞与女子的发髻相提并论,形成了生动的意象,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美感。
全诗在结尾处“乘兴而来,不须留恋,早归休矣”,则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虽然对美景留恋,但也明白生命的旅程终究是短暂的,需及时回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追忆,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反思,诗人传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揭示出在美丽的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奈。
《水龙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求可
D. 白居易
“澄江点点残霞”中的“澄江”指的是什么?
A. 混浊的水
B. 清澈的江水
C. 江边的沙滩
D. 金沙滩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思考?
A. 江北江南,青山对面
B. 多少梁陈旧迹,都付斜阳影里
C. 向天公搔首,惊人好句
D. 乘兴而来,不须留恋
答案:
陆求可的《水龙吟》与李白的《庐山瀑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陆求可的诗更注重历史的反思,而李白的诗则展现了对自然壮丽的直接赞美。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