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6:56
水龙吟 寒钟
作者: 陈锐 〔清代〕
大千春色飘残,世尊寂听浑如睡。
摇摇断杵,碧云欲莫,寒山转媚。
烟际悬音,霜前送梵,荡空无地。
忽奔涛万壑,一时都到,阎浮界,松风起。
落月乌啼鸱尾。
隔重城梦遥南寄。
晓天百八,高楼何限,景阳清泪。
上界灯幡,故宫龙象,铿訇愁思。
又西头打鼓,朝朝莫莫,入离人耳。
这首诗描绘了春色渐去的景象,仿佛世间万物都在沉睡。诗人感受到孤寂,仿佛在摇动着断了的杵杖,碧云似乎也要消散,寒山显得更加妩媚。烟雾中传来的音响,霜前送来的佛音,荡漾在空中无处不在。忽然间,奔涌的潮水波及万壑,瞬间来到阎浮界,松风也随之起舞。落月映照着乌鸦的啼叫,隔着重重城墙,梦境远寄南方。清晨的天空如百八般明亮,高楼无尽,景阳又使我流下清泪。上界的灯幡,故宫中的龙象,铿锵声中充满愁思。又在西边传来击鼓声,日日夜夜回荡在离人的耳畔。
陈锐,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的诗风常带有悲凉与哲理的思考,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这首诗写于春末,诗人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孤独与哀伤,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挣扎。
《水龙吟·寒钟》通过浓厚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大千春色飘残”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心。春天的色彩渐渐消退,仿佛也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逝去。接着,诗人用“世尊寂听浑如睡”勾勒出一种沉静的氛围,似乎在表达对世事的无奈与沉重。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意境。诗中描绘的“摇摇断杵”与“碧云欲莫”,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困惑。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又引入了“松风起”的意象,带来了一丝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似乎在暗示希望与重生的可能。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消逝与人生的无常,最终又回归到对内心愁思的抒发。诗的结尾“又西头打鼓,朝朝莫莫,入离人耳”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出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无奈,展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整首诗通过对春色逝去的感叹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诗中“大千春色飘残”意指什么?
A. 春天的美景依然存在
B. 春天的景色已经消逝
C. 春天的色彩变得更加鲜艳
D. 春天的花朵盛开
“世尊寂听浑如睡”中“世尊”指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佛教的尊称
C. 诗人的朋友
D. 自然现象
“隔重城梦遥南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朋友的关心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