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3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34:45
原文展示:
柳梢暗露滴清晨,帘下偏惊独起人。鶗鴂数声花渐落,园林是处总残春。
白话文翻译:
清晨时分,柳梢上的露水悄然滴落,帘下的人却偏偏被惊醒。杜鹃的几声啼叫,使得花朵渐渐凋落,整个园林都弥漫着残春的气息。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清晨露水、杜鹃啼叫和花落园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首句“柳梢暗露滴清晨”,以柳梢上的露水滴落为起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帘下偏惊独起人”,通过“偏惊”二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被外界打扰的无奈。后两句“鶗鴂数声花渐落,园林是处总残春”,则进一步以杜鹃的啼叫和花落的景象,加深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鶗鴂数声”指的是什么鸟的叫声? A. 杜鹃鸟 B. 黄鹂鸟 C. 喜鹊 D. 麻雀
诗中“帘下偏惊独起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园林是处总残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夏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结束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