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和后九首》

时间: 2025-07-12 21:05:22

诗句

浮云有之障碍,蒙气日之翳膜。

已把太玄覆瓿,更将三传束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05:22

原文展示:

又和后九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浮云有之障碍,蒙气日之翳膜。
已把太玄覆瓿,更将三传束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浮云遮挡天空的景象,似乎有一层阴霾笼罩着阳光。诗人已经把深奥的道理隐藏在了酒瓶中,还将《周易》的三传藏在高阁之中,暗示着哲理的隐秘和难以捉摸。

注释:

  • 浮云: 指天空中的云彩,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和无常。
  • 障碍: 障碍、阻挡,这里指浮云对光明的遮挡。
  • 蒙气: 笼罩、覆盖的气氛,这里指云层带来的阴霾。
  • 日之翳膜: 太阳的光辉被遮蔽,形成一种阴暗的状态。
  • 太玄: 道教经典《道德经》中的概念,指深奥的道理或哲理。
  • 覆瓿: 把深奥的道理隐藏在酒瓶中,象征着知识的深邃和难以获取。
  • 三传: 指《周易》的《彖传》、《象传》和《文言传》,是对《周易》的解释和扩展。
  • 束阁: 把经典放在高阁上,意指将其隐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晚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创作背景:

《又和后九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事衰微之时。诗人通过诗意表达对哲理及文化经典的追求,以此反映内心的困惑与对理想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浮云与阳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道理与现实之间的思考。浮云的出现象征着世事的纷繁与复杂,而阳光则代表着真理的光芒。诗人用“已把太玄覆瓿”来表达自己对深奥道理的思考与隐藏,显示出一种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后半句提到的“三传束阁”,则暗示了古代经典知识的珍贵与不易获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构造了一个深具哲理的境界,让人感受到知识的珍贵和对真理的渴求。诗中静谧的氛围与深邃的思考交织在一起,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余,能够深刻领悟到哲理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云有之障碍: 浮云在空中,如同一种阻碍,暗示着人生中的种种障碍。
  • 蒙气日之翳膜: 这里描绘了浮云造成的阴暗,表明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误解与阻碍。
  • 已把太玄覆瓿: 诗人将自己所领悟的深奥道理隐藏,如同酒瓶中的美酒,虽好却不易被人发现。
  • 更将三传束阁: 将《周易》的经典束之高阁,意指珍藏与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浮云比作阻碍,将太玄比作美酒,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仗: 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哲理、智慧的追求,以及对文化经典的敬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真理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 代表变化与无常。
  • : 光明与真理的象征。
  • 太玄: 深奥的道理,象征智慧。
  • 三传: 传统文化的象征,传承与智慧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浮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光明
    B. 阻碍
    C. 知识
    答案: B

  2. “太玄”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冷漠
    B. 深奥的道理
    C. 生活
    答案: B

  3. 诗人将“三传”放在高阁上,意图是什么? A. 隐藏
    B. 展示
    C. 遗忘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哲理的探求。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对历史与哲理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 两位诗人都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多关注内心的哲理,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的现实与沧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对此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对诗词的深入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漏迟二首 其一 玉漏迟 玉漏迟二首 其二 玉漏迟 机杼,和雨丈韵 玉漏迟 辛丑七夕 玉漏迟 五日寄沈绎堂宪副 玉漏迟 其二 十五夜,用宋祁韵。 玉漏迟 其一 闺思 玉漏迟 题吴梅村集 玉漏迟·月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赘结 阜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避躲 一反其道 言无粉饰 手足异处 高字旁的字 迫趣 骨字旁的字 心寒齿冷 穷源朔流 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唇相讥 单人旁的字 肉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