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武宗挽歌词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6:38:03

诗句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

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

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

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8:03

原文展示:

武宗挽歌词二首 其二 顾非熊 〔唐代〕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 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 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 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百姓期待着逐渐安定,皇朝希望再次兴盛。国家财政不再依赖神像,农业生产恢复了多余的僧侣。皇帝离开北阙,歌舞在西陵表达哀怨。只有金茎石,在漫长的夜晚对着玉绳。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生:指百姓。
  • 期渐泰:期待逐渐安定。
  • 皇道:指皇朝。
  • 中兴:再次兴盛。
  • 国用:国家财政。
  • 销灵像:不再依赖神像。
  • 农功:农业生产。
  • 复冗僧:恢复多余的僧侣。
  • 冕旒:皇帝的冠冕。
  • 北阙:皇宫的北门。
  • 西陵:皇帝的陵墓。
  • 金茎石:指坚固的石头。
  • 玉绳:指天上的星宿。

典故解析:

  • 北阙:古代皇宫的北门,象征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 西陵:皇帝的陵墓,象征皇帝的死亡和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涉及政治、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非熊为武宗皇帝所作的挽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帝的哀悼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武宗皇帝的哀悼,表达了百姓对国家安定和皇朝兴盛的期待。诗中“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直接表达了百姓的愿望,而“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则反映了国家财政和农业生产的改革。最后两句“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则以象征手法,表达了皇帝的坚定和永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百姓期待着逐渐安定,皇朝希望再次兴盛。
  2. “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国家财政不再依赖神像,农业生产恢复了多余的僧侣。
  3. “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皇帝离开北阙,歌舞在西陵表达哀怨。
  4. “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只有金茎石,在漫长的夜晚对着玉绳。

修辞手法:

  • 比喻:“金茎石”比喻皇帝的坚定和永恒。
  • 象征:“玉绳”象征天上的星宿,暗示皇帝的永恒。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哀悼武宗皇帝,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皇朝兴盛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茎石:象征皇帝的坚定和永恒。
  • 玉绳:象征天上的星宿,暗示皇帝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生期渐泰”中的“苍生”指的是什么? A. 皇帝 B. 百姓 C. 官员
  2. “国用销灵像”中的“销灵像”意味着什么? A. 销毁神像 B. 不再依赖神像 C. 修复神像
  3. “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中的“金茎石”象征什么? A. 皇帝的坚定 B. 皇帝的财富 C. 皇帝的权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期待。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皇帝的哀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顾非熊的《武宗挽歌词二首 其二》都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期待,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的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查询

赠周山人 赠周山人 赠张受益检校 赠张受益检校 赠孝廉 赠吴江学掾 赠陆稼村 赠恒斋葛太翳 赠恒斋葛太翳 赠恒斋葛太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佳酝 行不由路 歹字旁的字 慢热 酉字旁的字 家弦户诵 包含钗的词语有哪些 吉凶 齲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博学审问 万物皆备于我 降结尾的成语 熊席 西字头的字 头汤面 宵旰图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