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31:10
原文展示: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 顾非熊 〔唐代〕 才过重阳后,人心已为残。 近霜须苦惜,带蝶更宜看。 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 今朝陶令宅,不醉却应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刚刚过了重阳节,人们的心情已经变得残破。接近霜降时,必须更加珍惜,带着蝴蝶观赏更为适宜。颜色因频繁的雨水而减退,香气恐怕会因渐寒而消散。今天在陶渊明的宅子里,如果不醉恐怕很难。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此诗可能是在重阳节后,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心情不佳,借菊花之残来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诗人在重阳节后,看到菊花残败,联想到自己的心情也如菊花般残破,因此在陶渊明的宅子里借酒消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后菊花的残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诗中“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一句,既描绘了菊花的自然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哀愁。结尾的“今朝陶令宅,不醉却应难”则表达了诗人在陶渊明宅中借酒消愁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陶令宅”指的是谁的宅子? A. 陶渊明 B. 陶渊明的父亲 C. 陶渊明的儿子 答案:A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菊花的喜爱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B
诗中的“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描绘了什么? A. 菊花的美丽 B. 菊花的残败 C. 菊花的生长过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