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26
《江城子》 ——贺铸
麝熏微度绣芙容。翠衾重。画堂空。前夜偷期,相见却匆匆。心事两知何处问,依约是,梦中逢。坐疑行听竹窗风。出帘栊。杳无踪。已过黄昏,才动寺楼钟。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幽怨的情感,词人描写了清香的麝香弥漫在绣花的荷花容颜上,轻柔的被褥压得沉重,画堂内空荡荡的。前夜约定见面,却又匆忙相聚。心中所思所想却无处诉说,似乎在梦中与她重逢。坐着疑惑地听竹窗外的风声,走出帘子,却无影无踪。已经过了黄昏,寺庙的钟声才响起。傍晚的雨没有来,春天又悄然离去,地上满是花,月光朦胧。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0-1125),字承宗,号秋水,宋代词人。他以词名世,作品多表现离愁别恨,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作者身处离别的痛苦之中,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此时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对爱情和生活的思考更加深刻。
《江城子》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痛苦。开篇便以“麝熏微度绣芙容”引入,既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形象,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随着词句的推进,词人对相见的渴望愈发强烈,却又因“匆匆”而错失良机,令人感到无奈。
“心事两知何处问”,这句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无处倾诉,恰似那种深藏心底的秘密,无法与人分享,只能在梦中与爱人相逢。接着,词人又通过“坐疑行听竹窗风”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回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昏已过,钟声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离去,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词句,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对爱情的思念、失去的感伤,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城子》的作者是谁?
“心事两知何处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暮雨不来春又去”这里的“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