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5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56:07
阳羡歌·山秀芙蓉
作者:贺铸 〔宋代〕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
真游洞穴沧波下。
临风慨想斩蛟灵,
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
黄鸡白酒渔樵社。
元龙非复少时豪,
耳根洗尽功名话。
诗的内容描绘了阳羡山的秀美与溪水的清澈。诗人仿佛在真实地游览洞穴,穿行在波涛之下。面对微风,他感慨万千,似乎想要斩杀那些象征邪恶的蛟龙。长桥横跨千年,依旧巍然不动。诗人解下佩饰,扔掉簪子,追求田园的安宁与闲适,享受与渔樵为伴的生活,品味黄鸡白酒。元龙(指元稹)已经不再是年轻时的豪放,耳朵已经清净,不再谈论功名利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蛟龙”在古代文学中常代表邪恶或困难,而“元龙”则指代诗人自己,表达了对过去豪放生活的反思与悔悟。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季真,号秋水,北宋末年词人,擅长诗词,作品融合了豪放与婉约的风格。贺铸的词风清新婉丽,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阳羡歌·山秀芙蓉》创作于国家动荡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阳羡歌·山秀芙蓉》是一首结合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阳羡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淡然。在“山秀芙蓉,溪明罨画”中,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山水的美丽,画面如同一幅精致的山水画,给人以极大的视觉享受。而“真游洞穴沧波下”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暗喻人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在“耳根洗尽功名话”一句中,诗人以“耳根”象征心灵的纯净,表达了对功名的厌倦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并不少见,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生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
描绘了阳羡山和溪水的美丽,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真游洞穴沧波下。
表达了诗人如同真的在探索自然的深邃与变化。
临风慨想斩蛟灵,
诗人在风中感慨,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反抗与斗争。
长桥千载犹横跨。
描述了历史的悠久与坚固,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延续。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
表达了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抛弃世俗的繁华与烦恼。
黄鸡白酒渔樵社。
直接描绘了理想生活的平淡与安宁。
元龙非复少时豪,
反思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现已不再。
耳根洗尽功名话。
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寻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耳根洗尽”中的拟人化表达,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此外,运用对仗的手法使诗歌更为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功名利禄的超然,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秀芙蓉”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人物形象 C. 诗人的豪情
“耳根洗尽功名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渴望名利 B. 厌倦功名 C. 追求权力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赞美 C. 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阳羡歌·山秀芙蓉》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自然的美丽与人对世俗的超脱,后者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宁静与田园的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