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40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贺铸 〔宋代〕
秋水斜阳演漾金,
远山隐隐隔平林。
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
昔年风物似如今。
只无人与共登临。
秋水在斜阳下闪烁着金光,
远处的山隐约可见,隔着一片平林。
几家村落传来几声敲打锤子的声音。
我记得在西楼上凝视的那双醉眼,
往昔的风景似乎与现在无异。
但唯独没有人可以一起登高望远。
作者介绍:贺铸(1052—1125),字仲明,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贺铸晚年时,表达对故乡景色的怀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
这首《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回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过去时光的深刻感悟。开篇便以“秋水斜阳”引入,勾画出温暖而静谧的傍晚景象,水面上的金光闪烁,给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感觉。接下来的“远山隐隐隔平林”,则通过远近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山与林的交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间的延展。
村落的声响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人间烟火气,与前面的静谧形成对比,唤起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思念。而“记得西楼凝醉眼”一句,直接切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结尾的“只无人与共登临”则显得格外孤独,虽有美景在眼,却无友共赏,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在时间流逝中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情景交融,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个人的情感,深具感染力。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情冷暖、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演漾金”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只无人与共登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几声砧”主要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减字浣溪沙》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贺铸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而苏轼则通过更为宏大的视角展现人生哲理。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