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3:57
中秋大风雨五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眦血滴耕夫,愁眉蹙贾胡。
良辰风雨至,不复田禾苏。
血滴在农夫的眼角,愁眉紧蹙如同贾胡。
美好的时光伴随风雨而至,田间的禾苗再也无法复苏。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重华,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社会民生,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此诗作于中秋节前夕,表达了农民在风雨来临时的无奈与愁苦。中秋节作为丰收的象征,却因恶劣天气使得农民的辛勤付出变得苍白无力,反映了社会动荡和农民的苦难。
《中秋大风雨五绝》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在中秋时节遭遇风雨的苦恼与无奈。开篇“眦血滴耕夫”,既描绘了耕作的农夫因天气变化而感到的焦虑与痛苦,也暗示了他眼中的泪水,体现了对生活的不满与悲哀。接着,“愁眉蹙贾胡”对比了农民与商人的生活状态,愁眉紧锁的农夫在美好的中秋时节中却无心享受丰收的喜悦,反映出他心中无尽的忧愁与无力。
“良辰风雨至”一句在字面上强调了自然的不可控,实际上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捉弄。最后一句“不复田禾苏”道出了农田在风雨中的破坏,禾苗的生长受到影响,象征着农民的辛苦付出化为泡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表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悲伤,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困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农民的辛苦与无助,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眦血”指的是什么?
A. 眼角的泪水
B. 田间的泥土
C. 风雨的声音
诗中提到的“良辰”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
C. 端午
“不复田禾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失落
C. 快乐
答案:1.A 2.B 3.B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在自然和社会变故面前的无奈与悲伤,但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农民的生存困境,而杜甫则更广泛地探讨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