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时间: 2025-05-13 04:09:39

诗句

孝友传家法,如君好弟兄。

只应推此意,便足慰民情。

间岁仍艰食,新书督勤耕。

想今潇水畔,惟日望双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4:09:39

原文展示: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张栻 〔宋代〕 孝友传家法,如君好弟兄。 只应推此意,便足慰民情。 间岁仍艰食,新书督勤耕。 想今潇水畔,惟日望双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家族的传统是孝顺和友爱,你和你的兄弟们都是这样的典范。只要你能推广这种精神,就足以安抚民心。虽然这些年粮食收成不佳,但新的政策督促人们勤劳耕作。想象一下,在潇水边,人们每天都盼望着你的到来,带着双旌(官员的标志)。

注释: 字词注释:

  • 孝友:孝顺和友爱。
  • 传家法:家族的传统。
  • 艰食:粮食收成不佳。
  • 新书:新的政策或法令。
  • 督勤耕:督促人们勤劳耕作。
  • 潇水:指潇江,流经湖南。
  • 双旌:官员的标志,代指官员。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儒家思想和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送别零陵(今湖南零陵)的贾使君时所作,表达了对贾使君的期望,希望他能推广孝友的家风,安抚民心,并督促农业生产。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赞美贾使君的孝友品质,寄托了对他的深切期望。诗中“只应推此意,便足慰民情”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即通过推广良好的家风来安抚民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潇水畔人们期盼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贾使君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工作的支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孝友传家法,如君好弟兄。——赞美贾使君及其家族的孝友传统。
  2. 只应推此意,便足慰民情。——期望贾使君能推广这种精神,安抚民心。
  3. 间岁仍艰食,新书督勤耕。——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粮食收成不佳,但有新的政策督促人们勤劳耕作。
  4. 想今潇水畔,惟日望双旌。——想象潇水边的人们每天都盼望着贾使君的到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孝友传家法,如君好弟兄”中的“孝友”与“如君”形成对仗。
  • 比喻:“双旌”比喻贾使君的身份和地位。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赞美贾使君的孝友品质,并期望他能推广这种精神,安抚民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孝友:家族的传统,代表良好的家风。
  • 双旌:官员的标志,代指贾使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栻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的“双旌”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的标志 B. 军队的旗帜 C. 祭祀的物品 D. 旅行的装备

  3. 诗中提到的“新书”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新的书籍 B. 新的政策或法令 C. 新的文学作品 D. 新的历史记载

答案:

  1. B. 宋代
  2. A. 官员的标志
  3. B. 新的政策或法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送零陵贾使君二首》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政治理想和社会实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栻在内的多位重要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扫花游(前题) 醉落魄/一斛珠 水龙吟 其四 白莲 水龙吟 其三 落叶 齐天乐(赠秋崖道人西归) 百年歌 百年歌 月重轮行 日重光行 顺东西门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远近驰名 藏品 寒风刺骨 雄文大手 匕字旁的字 闲约 寒灰更燃 月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漏底 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觅衣求食 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卿的词语有哪些 请取 威刑不肃 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