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8:43
春日杂兴
作者: 方岳
幽蹊几日不曾来。
半是红香半绿苔。
乐事每从忙裹过,
好花偏向雨中开。
惯贫可使居无竹,
高隐共忻山有莱。
投老田庐筋力倦,
不才多病两悠哉。
这几天幽静的小路没见人来访,
满地的红花和绿苔映衬着。
乐趣总是匆忙而过,
美丽的花朵偏偏在雨中绽放。
习惯了贫穷的生活也能安然无竹,
隐居的生活与山中野菜同乐。
年纪渐长,田园劳作感到疲倦,
我这无能之人多病而悠然自得。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了浓厚的自然情怀和隐逸思想。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此诗写于春日,正值花开之时,诗人借春日的景象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受,反映了他对忙碌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方岳的《春日杂兴》是一首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篇以“幽蹊几日不曾来”引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到访的期待与失落,带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红花与绿苔的交织,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生机。接下来的句子“乐事每从忙裹过”,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快乐似乎总是在忙碌中匆匆而过,令人感到惋惜。
但在“好花偏向雨中开”一句中,诗人又对生命的顽强与美丽有了新的理解,尽管外在条件艰难,花依然在雨中绽放,暗示着生命的韧性与希望。接下来的“惯贫可使居无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表明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几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与病痛,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体现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哲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终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幽蹊几日不曾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好花偏向雨中开”说明了什么?
方岳的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