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诗僧》

时间: 2025-05-23 13:55:35

诗句

瀑泉癞可能诗最,毕竟难为本色僧。

要识庐山真面目,一溪明月冷於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5:35

原文展示:

赠诗僧
方岳 〔宋代〕

瀑泉癞可能诗最,
毕竟难为本色僧。
要识庐山真面目,
一溪明月冷於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诗僧的赠言,指出他可能最擅长写关于瀑布泉水的诗,但毕竟很难保持他作为僧人的本色。想要真正了解庐山的面貌,就必须要看那溪水中的明月,它比冰还要冷清。

注释:

字词注释:

  1. :这里指代“最”,即最擅长的意思。
  2. 本色僧:指的是作为一名和尚的真实身份和本质。
  3. 庐山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面貌。
  4. 一溪明月:意指溪水中的明月,象征清澈和真实。
  5. 冷於冰:比冰还要冷,形容明月的清冷。

典故解析: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以其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闻名。诗中提及的“庐山真面目”出自《西游记》,意指要看清事物的真实本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写给一位诗僧,借用自然景物来反映人性和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赠诗僧》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真实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诗人提到诗僧可能擅长描写自然景象,尤其是瀑泉的诗作,这反映出他对自然美的热爱。然而,紧接着却指出,真正的僧人不应仅仅局限于外在的描写,而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本色。此处的“本色僧”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自我真实的追求。

后两句则引入“庐山”这一意象,诗人强调要认识庐山的真实面貌,必须透过那冷静的明月。这种冷静的明月暗示着一种清澈的内心及对真理的追求,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认识源于内心的宁静与观察,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华丽。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真实与外在形式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哲学意味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瀑泉癞可能诗最:诗人赞扬诗僧擅长描写瀑布泉水,暗示他可能在风景描写上有独到之处。
  2. 毕竟难为本色僧:指出要保持作为僧人的真实本色是困难的,暗含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
  3. 要识庐山真面目:引入庐山,暗示要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4. 一溪明月冷於冰:以明月象征内心的清澈与冷静,强调对真实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冷清,象征清明的内心。
  • 对仗:如“瀑泉癞”与“本色僧”,形成对比,突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索真实与表象的关系,强调保持内心的真实才是追求艺术和生活的真正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瀑泉:象征自然之美,流动与变化。
  2. 明月:象征真实与清澈,内心的宁静。
  3. :象征冷静与理性,反映内心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庐山”象征什么? A. 物质的追求
    B. 对真实的认识
    C. 个人的成就
    D. 诗僧的外表

  2. “一溪明月冷於冰”这句中的“明月”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清澈的内心
    C. 寒冷的天气
    D. 诗僧的心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方岳的《赠诗僧》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涉及自然景物和内心的反思,前者更强调对真实的追求,而后者则更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意象运用上都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双鸂鶒 桃源忆故人 如梦令 其四 鹧鸪天 相见欢 浣溪沙(季钦拥双妙丽,使来求长短句,为赋) 浣溪沙 风蝶令 忆秦娥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硫酸钡 屮字旁的字 不毛之地 露天采矿 重熙累叶 反国 包含挂的词语有哪些 保守主义 深孚众望 反犬旁的字 老蚕作茧 遗艰投大 骨字旁的字 怡颜悦色 疋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