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福昌》

时间: 2025-05-04 13:51:02

诗句

故苑芳华路已迷,连昌宫阙露沾衣。

繁华冠盖当时事,战伐山河万古悲。

野色苍凉新雨地,秋声萧瑟夕阳枝。

尘埃未有东归计,天畔登临且赋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1:02

原文展示:

福昌 张耒 〔宋代〕

故苑芳华路已迷,连昌宫阙露沾衣。 繁华冠盖当时事,战伐山河万古悲。 野色苍凉新雨地,秋声萧瑟夕阳枝。 尘埃未有东归计,天畔登临且赋诗。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园林中,芳华之路已经迷失,连昌宫的宫阙上露水沾湿了衣裳。 当时的繁华和冠盖之事,如今只剩下战乱和山河的万古悲凉。 野外的景色苍凉,新雨后的土地,秋天的声音在夕阳下的树枝间萧瑟。 尘埃中尚未有东归的计划,站在天边的高处,暂且吟诗抒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故苑:指古代的园林或宫苑。
  • 芳华:美好的年华或景色。
  • 连昌宫:古代宫殿名,这里指代过去的繁华。
  • 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权贵。
  • 战伐:战争和征伐。
  • 野色:野外的景色。
  • 苍凉:荒凉,凄凉。
  • 新雨:刚下的雨。
  •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声。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形容凄凉。
  • 尘埃: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东归:指回到东方,这里可能指回到故乡。
  • 天畔:天边。

典故解析:

  • 连昌宫:历史上有多处名为连昌宫的宫殿,这里可能指某一具体的历史宫殿,用以象征过去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怀,反映了北宋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游历或流亡途中,面对旧日宫苑的遗址,感慨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流离失所,因而抒发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战乱的悲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苑和连昌宫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感慨。首联以“故苑芳华路已迷”开篇,表达了时光流逝、旧日繁华不再的哀愁。颔联“繁华冠盖当时事,战伐山河万古悲”则对比了过去的繁华和现在的战乱,突出了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悲凉。颈联和尾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苑芳华路已迷:故苑中的美好时光和路径已经迷失,象征着过去的繁华和美好已经不复存在。
  2. 连昌宫阙露沾衣:连昌宫的宫阙上露水沾湿了衣裳,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3. 繁华冠盖当时事:过去的繁华和权贵之事,如今已经成为历史。
  4. 战伐山河万古悲:战乱和征伐给山河带来了万古的悲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痛。
  5. 野色苍凉新雨地:野外的景色苍凉,新雨后的土地,描绘了凄凉的自然景象。
  6. 秋声萧瑟夕阳枝:秋天的声音在夕阳下的树枝间萧瑟,进一步加深了凄凉的氛围。
  7. 尘埃未有东归计:尘埃中尚未有东归的计划,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8. 天畔登临且赋诗:站在天边的高处,暂且吟诗抒怀,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自我慰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过去的繁华和现在的战乱,突出了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悲凉。
  • 拟人:将自然景色拟人化,如“秋声萧瑟夕阳枝”,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繁华冠盖当时事,战伐山河万古悲”,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对现实战乱的悲叹,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苑:象征过去的繁华和美好。
  • 连昌宫:象征过去的权贵和繁华。
  • 战伐:象征战争和悲凉。
  • 野色:象征荒凉和凄凉。
  • 秋声:象征凄凉和孤独。
  • 尘埃:象征世俗的纷扰和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连昌宫”象征什么? A. 过去的权贵和繁华 B. 现在的战乱和悲凉 C. 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答案:A

  2. 诗中的“战伐山河万古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战争的悲痛 C. 对战争的无所谓 答案:B

  3. 诗中的“尘埃未有东归计”表达了什么? A. 对归乡的渴望 B. 对归乡的计划 C. 对归乡的无所谓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福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张耒的《福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详细介绍,对理解张耒的诗歌有帮助。

相关查询

品令 咏阮亭寓斋竹,用西樵先生韵 品令 次周清真韵,为周瘦鹃画寻梅图 品令 品令 雨花台 品令 罗岕苦雨寄内 品令·立秋十日 品令 其一 品令 试茶 品令 寿谭公植提学九月十日 品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酒歌 彰明较着 怒结尾的成语 月字旁的字 朝梁暮晋 寸字旁的字 自私自利 堪托死生 廾字旁的字 五姓蕃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一路风清 白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鹊巢知风 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束刃 度德量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