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4:50
沁园春 和载庵兄花朝螺峰看花之作,未步原韵
作者:梅绍农
春到螺峰,暖入园林,恰是花朝。看浓荫道上,翩翩俊侣,海棠畦畔,簇簇红潮。三五亭台,栏干倚遍,领略风光一片娇。倾耳听,怪春城十里,怎避尘嚣。龙钟白发飘萧。却拄杖登临兴致高。仿文章华国,湖山焕彩,英豪倍出,喜上眉梢。诗酒招邀,霜毫挥处,朵朵笔花随意飘。天将暮,见花明柳暗,倦鸟归巢。
春天来到了螺峰,温暖的阳光洒满园林,正是花朝佳节。看那浓密的阴影小道上,翩翩起舞的俊男美女,海棠树旁,红色的花朵恣意绽放。三五个亭台,栏杆上倚靠的人们,欣赏着一片娇美的风光。耳边细听,春城的十里芳香,怎能避开城市的喧嚣。白发苍苍的老人,摇晃着拐杖,依旧兴致高昂地游览。仿佛能感受到华国的文章才子,湖山的美景更加绚烂,英杰辈出,眉头露出喜悦的神情。朋友们一同饮酒作诗,挥毫洒墨,朵朵笔花随意飞舞。天色将晚,看见花儿明亮而柳树幽暗,疲倦的鸟儿归巢。
《沁园春》是一首描绘春日盛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好景象生动展现。开篇即以“春到螺峰”引入,营造出温暖的季节感。接着,诗人描绘了浓荫小道上翩翩起舞的俊男美女,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海棠花的红潮更是将景色渲染得如火如荼,充满了青春的气息。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引入了老年人的身影,通过“龙钟白发”映衬出人生的阶段差异,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仍以兴致高昂的姿态登临,表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在最后的描绘中,诗人通过“天将暮,见花明柳暗,倦鸟归巢”揭示了春天的短暂与归属的美好,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折射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花朝节
C. 春节
答案:B. 花朝节
“龙钟白发”指的是哪类形象?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小孩
答案:B. 老人
诗中描绘的花朵主要是?
A. 桃花
B. 海棠
C. 菊花
答案:B. 海棠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