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4:1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4:11:51
送滕监簿归宁岳阳
梅尧臣
乃翁守西鄙,胡骑敢凭陵。
抚士无余货,吏以文结绳。
向闻来三堂,今复走巴陵。
泝流几千里,云梦苦炎蒸。
风樯易阵马,犹使勇气增。
子今远寄省,寄谢余岂能。
江山可留咏,燕许昔尝曾。
这位老翁守卫着西边的边境,胡人骑兵怎敢侵犯?
抚慰士兵已经没有多余的物资,官吏们用文书来束缚他们。
听说您曾经到过三堂,今天又回到巴陵。
逆流而上几千里,云梦地区的炎热让人苦不堪言。
风帆轻易导致马队散乱,但这仍然激发了勇气。
您现在远道而来,寄信给我又怎能表达我的感激?
江山可以留给后人吟咏,燕地也曾是我往日的游历。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体验为基础,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此诗作于梅尧臣为官期间,因友人滕监簿返回故乡岳阳,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边塞艰苦生活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物资匮乏的现状。
《送滕监簿归宁岳阳》是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滕监簿归宁的描写,展现了边疆的苦难与士兵的无奈。开头“乃翁守西鄙,胡骑敢凭陵”,以古代边关的紧张局势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接着,诗人通过“抚士无余货,吏以文结绳”描绘了军队生活的困窘,官吏用文书约束士兵,显示了当时官场的无情与士兵的无奈。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向友人表达了思乡之情,尤其是“泝流几千里,云梦苦炎蒸”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家乡的遥远与自身的孤独感,甚至自然环境的严酷也成为情感的映衬。而“风樯易阵马,犹使勇气增”则表现了在艰苦条件下,士兵们仍然不屈不挠的精神,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两句“江山可留咏,燕许昔尝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寄托。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示了梅尧臣对国家、对友人的深切情感,诗中蕴含的忧国忧民情怀使得作品更具厚重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士兵生活的关切、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眷恋,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深邃而充满力量。
诗中的“乃翁守西鄙”指代的是:
A. 友人
B. 边防的老者
C. 官员
“泝流几千里”中“泝流”意思是:
A. 顺流而下
B. 逆流而上
C. 静止不动
诗人对边境士兵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关心与同情
C. 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