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0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05:02
沁园春•美人齿
作者:董以宁 〔明代〕
看去纤匀,生成伶俐,掩映偏宜。
念衬处参红,榴编细贝,露时凝素,瓠剖明犀。
刷后留芬,谈馀剩慧,启向风前一笑迟。
曾徼倖,有姓名轻挂,何福消伊。
问来年纪应知。每剔罢沉思叩欲低。
更吟费推敲,咬松㕙管,绣商深浅,嚼烂绒丝。
漱石应同,拈梅欲冷,难画杨妃病抵时。
销魂处,向檀郎戏啮,印臂痕微。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人的纤细与灵动,巧妙地用“掩映偏宜”来形容她的美丽。她的红唇如同樱桃,细贝般的牙齿在光影中闪烁。她的微笑中藏着智慧,仿佛在随风摇曳。曾经的幸存让她的名字轻轻挂在心头,然而这样的福气又似乎在消散。回首往年,似乎都应该知道她的年纪。每当沉思时,总想低下头去。吟哦间,思绪万千,细细推敲,宛如在咬松管,绣花的深浅,仿佛在嚼烂了的丝绸。即使面对冷梅,想要描绘杨贵妃的病态也无能为力。销魂之处,向爱人轻轻咬去,留下一点痕迹。
董以宁,明代诗人,擅长词作,其风格清丽婉约,常以女性的美丽与情感为主题,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柔美。
这首词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女性情感的关注。诗人在描写女性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考。
《沁园春•美人齿》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生动描绘的词作。整首词通过对美人外貌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美的欣赏与赞美。词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参红”、“细贝”等,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美人形象。
词的开头便通过“纤匀”、“伶俐”表达了美人的体态与气质,紧接着以“榴编细贝”描绘她的红唇与洁白的牙齿,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温婉而又灵动的美。诗人不仅关注外在的美丽,更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智慧与情感的思考,表现了对爱的深切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在情感的流露上,词中“曾徼倖”句则透出一丝淡淡的惆怅,似乎在感慨美好时光的流逝。诗人在沉思中反复吟咏,力求将这份情感与思绪化为文字,显示出对艺术与美的执着追求。整首词在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温柔而又细腻的情感,令人沉醉。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人外貌的欣赏,以及对爱情的思考与渴望。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女性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爱情的珍惜。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榴编细贝”中的“榴”指的是什么?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董以宁的词作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愁苦。两者在词风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女性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