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48
咄咄汪生,少年行乐,三好兼全。
只饮酒离骚,便称名士,吹箫弄玉,定作神仙。
椽烛隃麋,远山丽竖,小宋风流剧可怜。
谁消受,疑梦游蓬岛,醉享钧天。
画图到处流传。得饱看红妆也有缘。
但酒癖书淫,恐妨万事,歌残舞散,难驻千年。
仆病停沽,吾衰畏解,文籍先生高枕眠。
君休矣,是有虽可喜,无亦欣然。
这首诗开头提到年轻人追求快乐、三样美好都兼备。饮酒吟咏《离骚》,就可以称作名士,吹箫弹琴的样子,简直像神仙一样。诗中描绘了在烛光下的欢聚,远方山清水秀的景色以及小宋的风流故事令人怜惜。谁能承受这种美好,似乎是在梦中游历蓬莱,醉享天上的美好。画作广泛流传,能一睹佳人的红妆也是缘分。然而,酒瘾和书卷之迷,恐怕会妨碍一切,歌声舞步散去,难以留住千年的时光。我因病停酒,年老而畏惧解脱,文人先生则高枕无忧。你也罢,尽管有些事情令人开心,但没有也无妨。
作者介绍:尤侗(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仲恭,号澹斋,浙江人。他以词才出众而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尤侗对此感慨颇深,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沁园春 其十二 题蛟门三好图》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年轻人追求快乐的画面,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用“咄咄汪生”形容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接着提到饮酒与吟诗,强调了对文化生活的热爱。诗人借用“神仙”一词,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逐渐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酒癖与书淫的提及,暗示了过度沉迷于享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难以持久。最后,诗人自述因病停酒,感叹人生的衰老与无奈,虽然对生活有愉悦之处,但也对失去的感到惋惜。
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自然,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尤侗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欢乐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反思,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欢愉与忧虑之间游走,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间的矛盾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部著名诗作
C. 一种饮酒方式
D. 一种舞蹈
诗中提到的“蓬岛”主要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困境
C. 书籍的魅力
D. 年轻人的活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尤侗的《沁园春 其十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表现了对酒与诗的热爱。然而,尤侗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显得洒脱与豪放。两者在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生活的同时,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