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 其十二 题蛟门三好图》

时间: 2025-04-27 00:15:48

诗句

咄咄汪生,少年行乐,三好兼全。

只饮酒离骚,便称名士,吹箫弄玉,定作神仙。

椽烛隃麋,远山丽竖,小宋风流剧可怜。

谁消受,疑梦游蓬岛,醉享钧天。

画图到处流传。

得饱看红妆也有缘。

但酒癖书淫,恐妨万事,歌残舞散,难驻千年。

仆病停沽,吾衰畏解,文籍先生高枕眠。

君休矣,是有虽可喜,无亦欣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48

原文展示

咄咄汪生,少年行乐,三好兼全。
只饮酒离骚,便称名士,吹箫弄玉,定作神仙。
椽烛隃麋,远山丽竖,小宋风流剧可怜。
谁消受,疑梦游蓬岛,醉享钧天。
画图到处流传。得饱看红妆也有缘。
但酒癖书淫,恐妨万事,歌残舞散,难驻千年。
仆病停沽,吾衰畏解,文籍先生高枕眠。
君休矣,是有虽可喜,无亦欣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提到年轻人追求快乐、三样美好都兼备。饮酒吟咏《离骚》,就可以称作名士,吹箫弹琴的样子,简直像神仙一样。诗中描绘了在烛光下的欢聚,远方山清水秀的景色以及小宋的风流故事令人怜惜。谁能承受这种美好,似乎是在梦中游历蓬莱,醉享天上的美好。画作广泛流传,能一睹佳人的红妆也是缘分。然而,酒瘾和书卷之迷,恐怕会妨碍一切,歌声舞步散去,难以留住千年的时光。我因病停酒,年老而畏惧解脱,文人先生则高枕无忧。你也罢,尽管有些事情令人开心,但没有也无妨。

注释

  • 咄咄:形容声音响亮或气势汹汹。
  • 汪生:指江河湖泊等的水。
  • 三好兼全:指美德、才华和容貌三者兼备。
  • 离骚:屈原的著名诗作,表达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 神仙:指超凡脱俗的人物,寓意追求高远的理想。
  • 椽烛:指用来照明的蜡烛。
  • 小宋:指南宋时期的风流人物。
  • 蓬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中的境地。
  • 钧天:形容天地的美好,通常用来指代极乐的境地。
  • 酒癖:指对酒的沉迷。
  • 书淫:指沉迷于书籍。
  • 高枕眠:安然入睡,形容无忧无虑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尤侗(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仲恭,号澹斋,浙江人。他以词才出众而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尤侗对此感慨颇深,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 其十二 题蛟门三好图》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年轻人追求快乐的画面,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用“咄咄汪生”形容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接着提到饮酒与吟诗,强调了对文化生活的热爱。诗人借用“神仙”一词,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逐渐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酒癖与书淫的提及,暗示了过度沉迷于享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难以持久。最后,诗人自述因病停酒,感叹人生的衰老与无奈,虽然对生活有愉悦之处,但也对失去的感到惋惜。

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自然,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尤侗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咄咄汪生,少年行乐,三好兼全:年轻人活泼好动,享受生活,追求美德、才华与容貌。
  2. 只饮酒离骚,便称名士:饮酒吟诗可使人名声在外。
  3. 吹箫弄玉,定作神仙:形容其才华横溢,仿佛是神仙一般。
  4. 椽烛隃麋,远山丽竖,小宋风流剧可怜:描绘聚会的场景,感叹小宋的风流故事。
  5. 谁消受,疑梦游蓬岛,醉享钧天:对美好境地的向往,疑似置身于梦境。
  6. 画图到处流传:艺术作品广泛传播。
  7. 得饱看红妆也有缘:能欣赏美丽的女子是一种缘分。
  8. 但酒癖书淫,恐妨万事:沉迷于酒与书籍可能会影响生活。
  9. 歌残舞散,难驻千年:欢乐难以持久,时光流逝。
  10. 仆病停沽,吾衰畏解:因病停酒,感到岁月无情。
  11. 文籍先生高枕眠:文人高卧,无忧无虑。
  12. 君休矣,是有虽可喜,无亦欣然:你也罢,快乐与否都无所谓。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音韵美感。
  • 比喻:把饮酒与吟咏比作追求理想生活的方式,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青春以生动的特征,表现其活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欢乐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反思,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欢愉与忧虑之间游走,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间的矛盾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享乐与放纵。
  • 离骚:代表文学与理想。
  • 神仙: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 蓬岛:象征理想中的幸福与安宁。
  • 红妆:象征美丽与缘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部著名诗作
    C. 一种饮酒方式
    D. 一种舞蹈

  3. 诗中提到的“蓬岛”主要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困境
    C. 书籍的魅力
    D. 年轻人的活力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
  • 《月下独酌》 by 李白
  • 《浣溪沙》 by 柳永

诗词对比: 尤侗的《沁园春 其十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表现了对酒与诗的热爱。然而,尤侗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显得洒脱与豪放。两者在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生活的同时,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尤侗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昔行 念奴娇(寄仙岩辛承旨) 鹧鸪天 泊钓台 题崇觉寺 题广昌县平西台 题秋雨堂 题颜鲁公祠 咏新荷 登稽古阁晚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村 包含寸的成语 锦囊还矢 重重叠叠 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葵藿之心 阜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秉开头的成语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米字旁的字 耳闻眼见 自新改过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彼的词语有哪些 进牍 乘客 衣锦昼行 風字旁的字 包含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