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

时间: 2025-07-28 09:53:07

诗句

子规夜夜啼槠叶,远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还易老,

落花随水亦东流。

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

唯羡君为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沧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53:07

原文展示:

子规夜夜啼槠叶,
远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还易老,
落花随水亦东流。
山临睥睨恒多雨,
地接潇湘畏及秋。
唯羡君为周柱史,
手持黄纸到沧洲。

白话文翻译:

夜晚,杜鹃在槠树叶上不停地啼叫,
远道而来的春天让我心生忧愁。
芳草伴随人们,容易衰老,
落花随水,亦如东流。
山边常常多雨,我常常在这里眺望,
大地连着潇湘,让我惧怕秋天的到来。
唯独羡慕你做周柱史,
手握黄纸,前往沧洲。

注释:

  • 子规:杜鹃鸟,因其啼叫声似“子规”而得名。
  • 槠叶:槠树的叶子,常用于描绘环境。
  • 芳草:芬芳的草,象征青春和生命。
  • 落花随水东流:落花随着流水漂流,暗喻人生的无常与流逝。
  • 潇湘:指湘江和潇水,古代文人常以此地为诗意之处。
  • 周柱史:指古代的官职,象征着荣耀与地位。
  • 黄纸:古代书写文书的纸,象征着文人之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生于唐代,字德卿,号元之,曾仕于朝,诗才出众,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作品多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暮春时节,诗人在宜阳郡的斋室中,因读到刘七侍御的新作而生愁。诗中流露出对春日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杜鹃鸟的啼叫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却又夹杂忧愁的氛围。杜鹃的叫声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接着,诗人通过“芳草伴人还易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着青春的易逝和生命的短暂。落花随水东流的意象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飘摇。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自然的描绘则转向了对环境的感受,“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展现了自然的多变与诗人内心的惧怕,仿佛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最后,诗人羡慕他人之荣耀,表达了对仕途的渴望和对自身际遇的无奈,结束在一个深邃的思考中。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短的深思,展现了李嘉祐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规夜夜啼槠叶

    • 杜鹃鸟在夜里啼叫,槠树的叶子在夜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远道逢春半是愁

    • 遥远的春天来到,却带来了愁绪,暗示对春天短暂的惋惜。
  3. 芳草伴人还易老

    • 芳草与人相伴,但人易老,表达对青春的感叹。
  4. 落花随水亦东流

    • 落花随流水漂流而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5. 山临睥睨恒多雨

    • 山的高耸让人常常眺望,然而常伴随多雨,暗示环境的多变。
  6. 地接潇湘畏及秋

    • 大地与潇湘相连,秋季的来临令人畏惧,象征着死亡和结束。
  7. 唯羡君为周柱史

    • 唯独羡慕你做的周柱史,体现了对他人成功的羡慕。
  8. 手持黄纸到沧洲

    • 手持黄纸,象征着文人的身份,前往沧洲,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流逝的生命,传达无常之感。
  • 拟人:杜鹃啼叫赋予了自然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山临睥睨”、“地接潇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忧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他人成功的羡慕,展现了个体在时间与环境面前的无奈和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规:象征思乡与忧愁。
  • 芳草:象征青春与生命。
  • 落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高远与渴望。
  • 潇湘:象征美好与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鹃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自由
    D. 繁忙

  2. “落花随水亦东流”这句诗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紧张
    D.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周柱史”指代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种身份
    C. 一位诗人
    D. 一种情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嘉祐的《暮春宜阳郡斋愁坐》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加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友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关查询

岁暮 赠宣义大师英公 拟宫人入道诗 其二 拟宫人入道诗 其一 辛丑春乞身东归过太原赠张愚生 何润夫招集云山别墅次韵 颂古二首 其二 僧问雪窦明觉如何是佛,曰四山围绕。 颂古二首 其一 僧问清平有漏无漏。 偈四首 其四 偈四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谒过 龙字旁的字 顶批 支字旁的字 童女 虫字旁的字 挢制 德輶如毛 火计 秀才人情 十手争指 四字头的字 束手自毙 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兼收并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