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40:17
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
作者: 刘长卿
种田东郭傍春陂,
万事无情把钓丝。
绿竹放侵行径里,
青山常对卷帘时。
纷纷花落门空闭,
寂寂莺啼日更迟。
从此别君千万里,
白云流水忆佳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天在东郭的田间钓鱼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千。绿竹在小路旁生长,青山在窗前常伴。花瓣纷纷飘落,门前冷清无声,黄莺的啼鸣让日子显得更加漫长。从此与朋友离别,心中难免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主要活动于长安及其周边地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唐代盛世,诗人可能在春天游览南方某地,感受到湖边亭子的宁静与美丽,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种田东郭傍春陂”引入,展现出一种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自然的美好。接着,诗人以“万事无情把钓丝”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钓鱼的悠闲与心中思绪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则通过描绘竹林和青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诗人常常在窗前欣赏这番美景,然而“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却使得这一切带上了淡淡的伤感,花落和鸟鸣都在提醒诗人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最后两句“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刘长卿深邃的诗歌艺术。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万事无情把钓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青山常对卷帘时”中的“卷帘”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