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0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06:50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
——刘长卿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
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
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
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
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
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
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
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
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
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
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
在悠然自得的钓台下,遥望历史的遗迹。
江水缓缓流淌,行人心中惆怅。
新安从这里开始,桂木的小舟正轻轻荡漾。
在百里之间,青山层层叠叠。
两岸的景色绵延不绝,遥远的山岭互相对望。
夹岸的黛色愁绪,沉沉的绿波之上。
夕阳映照着古老的树木,水鸟轻拂着寒冷的浪花。
月下船舷轻声敲打,烟雾中传来采菱的歌唱。
我仍然怜惜被束缚的日子,没时间去依恋那清幽的旷野。
辛劳的奔波只是徒劳,近名却非我所向。
何时能回到故乡,醉饮松花酿的美酒?
回首时只见白云,孤舟又有谁来探访?
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字中立,号香山,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孟浩然并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风韵,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此诗作于刘长卿奉命出使新安期间,途经严陵钓台时写成。诗中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对江南水乡的细腻描绘。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是一首表达作者游历之感的诗作。全诗以游记的形式,描绘了作者在钓台下的悠然自得,感受到的历史沧桑与自然美景。开篇的“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便直接引入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当前境遇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观,如“江水自潺湲”、“夕阳留古木”,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新安的水乡风光,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诗中的情感流露非常自然,行人独自“惆怅”的状态与“桂楫方荡漾”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一种孤独与向往的情感。尤其是在“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责任的无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个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最后,提到“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诗人以白云和孤舟作结,既是对自己人生处境的写照,也是对未来的无尽思索,给人以深深的回味。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
在钓台下悠闲自得地,遥望历史的遗迹。
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
江水轻声流淌,行人心中感到惆怅。
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
新安的旅程从这里开始,小船正在水上荡漾。
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
在百里之间,青山呈现出千姿百态。
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
两岸的景色绵延不绝,遥远的山岭相对而望。
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
夹岸的黛色令人感到愁苦,沉沉的绿波在水面上荡漾。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
夕阳映照着古老的树木,水鸟轻轻拂过寒冷的波浪。
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
月光下船舷轻声敲打,烟雾缭绕中传来采菱的歌唱。
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
仍然怜惜被束缚的日子,没时间去依恋那清幽的旷野。
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
辛劳的奔波只是徒劳,追求名利却不是我所向。
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
何时能回到故乡,醉饮松花酿的美酒呢?
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
回首时只见白云,孤舟又有谁来探访?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中“悠然钓台下”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紧张
B. 安闲
C. 忧愁
D. 兴奋
“江水自潺湲”中的“潺湲”指的是什么?
A. 流动的水声
B. 风声
C. 鸟鸣
D. 叶落
诗中提到的“孤舟复谁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生活的繁忙
B. 友人的来访
C. 对故乡的怀念
D. 自然的美好
刘长卿《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情感细腻,描绘自然风光与内心的矛盾。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注重宁静的氛围与内心的平和。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刘长卿的这首诗,并感受到其中深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境。